天高并地迥,与子独牢愁。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贵 卿 宋 /文 天 祥 天 高 并 地 迥 ,与 子 独 牢 愁 。初 作 燕 齐 客 ,今 为 淮 海 游 。半 生 谁 俯 仰 ,一 死 共 沉 浮 。我 视 君 年 长 ,相 看 比 惠 州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生(bàn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的一半时间,比喻经历或经验丰富。
沉浮(chén fú)的意思:指人生的起伏和浮沉,也可表示事物的兴衰和变化。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淮海(huái hǎi)的意思:淮海是指淮河和长江之间的地区,也可以引申为广阔的平原或辽阔的海洋。
惠州(huì zhōu)的意思:指对人民有益的政策、措施或行为。
牢愁(láo chóu)的意思:形容忧愁、痛苦、焦虑等心情牢固深重,无法摆脱。
年长(nián zhǎng)的意思:年纪大,年纪比较长。
相看(xiāng kàn)的意思:互相注视,互相看着对方。
燕齐(yàn qí)的意思:指两个国家或地区相邻或接壤的情况。
- 注释
- 天:天空。
迥:辽阔。
独:独自。
牢愁:深深的忧虑。
初:起初。
燕齐客:燕齐之地的旅人。
今:如今。
淮海游:淮海间的漂泊。
半生:半辈子。
俯仰:人生的起伏。
沉浮:起落、命运的变迁。
视:看。
年长:年纪较大。
相看:相互看待。
比惠州:如同在惠州一样。
- 翻译
- 天空高远大地辽阔,只有你我深深忧虑。
起初你是燕齐之地的过客,如今在淮海间漂泊游历。
半生以来随波逐流,一旦死去便同浮沉共命运。
我看你年纪比我大,我们在彼此眼中都像在惠州一样孤独。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词人文天祥的作品,名为《过七浦》。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游子之愁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的诗句。
诗中的“天高并地迥,与子独牢愁”一句,描绘了作者面对辽阔的天空与广漠的大地时所产生的情感困顿。这里,“并”字表达了天地之间的距离之远,而“独牢愁”则透露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思念。
接下来的“初作燕齐客,今为淮海游”两句,是诗人对自己漂泊生涯的一种回顾。从北方的燕齐(今河北、山东一带)到南方的淮海(今江苏、安徽一带),表明了诗人的流离失所,反映出他内心深处的不稳定与无奈。
“半生谁俯仰,一死共沉浮”这两句,则是对生命无常和人世沧桑的一种感慨。“俯仰”指的是生活中的起伏变化,“沉浮”则象征着生命在世间的不确定性,表达了诗人对于生与死、得与失的深刻思考。
最后两句“我视君年长,相看比惠州”,诗人通过对友人的关注和比较,表达了对朋友之情的珍贵和持久。这里,“我视君年长”意味着诗人对友人岁月的观察,而“相看比惠州”则是将这种深厚的情谊与自然景物进行比较,强调了这份情谊超越时空。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示了一种游子之愁和朋友间深沉的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郴守丁端叔以九日诗至次韵奉酬
十年不见寻常事,九日相违咫尺间。
橙蟹渠能追胜赏,藙牲孰与奉慈颜。
逝将酒坫更酬酢,乍可诗筒略往还。
新将适闻临遣罢,鹿头吾待望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