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乙 丑 除 夕 明 /王 人 鉴 除 夜 今 年 暖 更 晴 ,不 须 随 俗 爇 松 明 。遭 逢 如 此 翻 堪 笑 ,闻 见 于 时 尽 可 惊 。石 罅 土 凝 留 腊 意 ,竹 间 泉 韵 泻 春 声 。漏 深 暂 得 销 群 动 ,坐 向 寒 灯 见 一 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除夜(chú yè)的意思:指除夕夜,即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晚上。
春声(chūn shēng)的意思:春天的声音,指春天来临的迹象或春天的气息。
寒灯(hán dēng)的意思:指夜晚孤灯照明,比喻默默奋斗、艰苦学习。
见于(jiàn yú)的意思:出现在、存在于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堪笑(kān xiào)的意思:非常可笑,令人发笑的事物或情况。
泉韵(quán yùn)的意思:指文采华美、声音悦耳动听。
群动(qún dòng)的意思:形容人群或动物群体一起活动或移动的景象。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石罅(shí xià)的意思:石头的裂缝
松明(sōng míng)的意思:指夜晚燃烧的火把或照明用的灯具。
随俗(suí sú)的意思:按照社会风俗习惯行事,顺应众人的做法。
闻见(wén jiàn)的意思:指听到或知道消息、传闻。
一生(yī shēng)的意思:指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人生过程。
于时(yú shí)的意思:指适时、合时宜。
遭逢(zāo féng)的意思:遭遇,遇到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人鉴的《乙丑除夕》描绘了除夕之夜的温暖晴朗景象,不同于往常需要燃点松明照明。诗人感叹在这种罕见的好天气中度过除夕,反而觉得滑稽可笑,同时也为能听到石缝中残留的腊月气息和竹林间泉水的春天旋律而感到惊讶。随着夜深,万物似乎在这一刻暂时静止,只有寒灯下的诗人独自坐着,反思人生,度过了这一特殊的夜晚。整首诗寓含着诗人对生活变迁的独特感受和对时光流逝的沉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八声甘州.端午
恁喧阗那得怨魂酬。罗绮照中流。
问谁乘片舸,笔床砚匣,冷处夷犹。
别是沅湘风味,都不混葵榴。
独向烟波外,占取清秋。
当日芙蓉湖上,正水嬉初散,杜牧空留。
忽催归暮雨,小泊近朱楼。
最难忘、风灯零乱,乍隔船、惊见几回头。
伤离绪、彩丝千结,嘱咐亲收。
天香
蒲叶迎风,榴花照眼,天中节明朝是。
五十年前,劬劳今日,曾自轻啼声试。
于今老大,痛回首、灵椿早逝。
树背萱花,叹履冰、半生劳瘁。制得彩衣新翠。
彻寿觞、且承菽水。谆谆语儿辈,婉辞车骑。
待得中秋以后,下弦月、清光照丛桂。
母氏千秋,总拼一醉。
金菊对芙蓉
潦水澄鲜,暮山紫翠,弋人遥指冥冥。
正芦花如雪,秋老边城。
举头明灭遥天字,寒江上、渔艇堪惊。
去年行处,稻粱无恙,休更伤情。中夜肃肃于征。
任残荷乱苇,随处居停。向云中顾影,月下遗声。
潇湘一到无留意,空两岸、水碧沙明。
避霜入塞,先花别楚,南北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