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湖寺二首·其一》
《中湖寺二首·其一》全文
明 / 李梦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龙象何年地,千岩一涧回。

我来寻石镜,隔竹望香台

树绕啼猿入,人从鸟道来。

坐飧霞气晚,只拟是天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龙象(lóng xiàng)的意思:形容人物、事物的气势雄伟、威力强大。

鸟道(niǎo dào)的意思:鸟道是指鸟类经常飞过的路径,比喻人们经常走的道路或者常去的地方。

人从(rén cóng)的意思:指人们跟随他人行动,没有独立的主见。

石镜(shí jìng)的意思:指古代用石头制成的镜子,用来比喻反映事物本质和真相的东西。

天台(tiān tāi)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或地位高而危险,随时可能倾覆。

霞气(xiá qì)的意思:指美好而丰盛的景象或气氛。

香台(xiāng tái)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美好的声誉。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深山幽静的禅寺环境,诗人李梦阳在明朝时期游历中湖寺时所见所感。首句"龙象何年地"暗示了寺庙的历史悠久,可能曾有龙象般神圣的存在;"千岩一涧回"则展现了山势险峻,涧水曲折流过众多山岩的景象。

"我来寻石镜"表达了诗人对寻找寺内可能的奇景——石镜的兴趣,"隔竹望香台"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隐秘与神秘,隔着竹林就能看到香烟缭绕的佛堂,增加了诗意的禅意。

"树绕啼猿入"写出了山林的生机和寂静,猿猴的啼声衬托出环境的幽深;"人从鸟道来"则描绘了山路险峻,行人需如飞鸟般穿梭于山径之间,显示出访客的虔诚与决心。

最后两句"坐飧霞气晚,只拟是天台",诗人坐在寺中享受着傍晚的霞光,仿佛误入仙境,误以为自己身处天台山(道教名山),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惊叹和内心的超然感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湖寺的自然风光和禅修氛围,体现了诗人对宁静与超脱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梦阳

李梦阳
朝代:明   字:献吉   号:空同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生辰:1472-1530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双湖竹枝词·其四

圣功寺北报鲸钟。西岸蝉连四佛宫。

郎若更寻云宝去,禁声维术尚居东。

(0)

访南溪入鹳浦生雨即赋南溪家园书带草堂

吾家先宫詹,湖上集群公。

峨峨施都督,裘带泰芳踪。

将军不好武,雅歌酬诗筒。

书法犹入神,滇海红云红。

佳节殉亳社,良不负阿翁。

可怜故里第,书画随飘蓬。

犹馀残竹林,髣髴溯清风。

所幸佳宅相,尚贮墨妙浓。

阶前老书带,葱翠一百弓。

于今已三世,春秋享祀丰。

吁嗟此书带,故国遗臣封。

莫视作小草,行与乔木同。

(0)

同馆出为外吏者率以书诉困悴戏答三绝·其一

诸公强半厌承明,潘陆风流亦可称。

何事五穷终未送,依然冷况一条冰。

(0)

西湖行宫八景·其二竹凉处

目遥方过雨,意入更逢凉。

声是戛寒玉,境还生静香。

万竿笼日照,一线漏天光。

却羡山僧逸,坐消九夏长。

(0)

月下登太白楼和容甫壁间见怀韵

白也高楼上切云,巉矶嶪嶪水粼粼。

先生去后为长句,海内于今有故人。

我亦能来醉江月,君从何处倚秋旻。

临流无限瑶华忆,咫尺风波未可陈。

(0)

读容甫近诗过以哀怨为体诗以广之

汪子叩门手吟卷,示我迩来之所作。

脱口已觉馨满面,环诵弥令悲动魄。

等闲关山与风露,秋士当之倍凄楚。

轻云袅袅落灵光,白月辉辉鉴心苦。

床头呜咽寒蛩鸣,□□□□□□□。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