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光未息夏,悲籁已鸣秋。
《立秋日二首·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末秋初时节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炎光未息夏”,点明夏日的余热尚未完全消散,暗示着夏天还未真正结束。接着,“悲籁已鸣秋”一句,通过“悲籁”这一意象,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同时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情绪。这里的“悲籁”可能是指秋风的呼啸声,或是自然界中其他因季节更替而产生的悲伤之声。
“何须问梧叶,客绪自悠悠。”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他似乎在说,无需去询问梧桐叶何时飘落,因为内心的思绪早已随着季节的变换而悠然自得或忧郁。这里运用了反问的手法,强调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体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巧妙地将外部环境与内在情感相融合,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细腻入微的观察和对自然变化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金山
借得双游屐,山来一笑迎。
虚亭涵塔影,古殿走江声。
仙去仍留暮,泉清尚爱名。
润州回望处,烟火郁高城。
送襄陵令李君
绿发襄陵新长官,面颜虽老渥如丹。
折腰聊为五斗屈,把酒犹能一笑欢。
红枣林繁欣岁熟,紫檀皮软禦春寒。
民淳政简居多乐,无苦思归欲挂冠。
次韵王定国会饮清虚堂
何逊扬州又几年,官梅诗兴故依然。
何人可复间季孟,与子不妨中圣贤。
卜筑君方淮上郡,归心我已剑南川。
此身正似蚕将老,更尽春光一再眠。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