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三见兹二,并昔到斯重。
涛影笼香淡,冰心映翠浓。
这首诗描绘了对松树的崇敬与赞美,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历史的缅怀。首句“宿契权辞竹,知音恒伴松”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松树比作知音,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的深厚情感联系。接着,“友三见兹二,并昔到斯重”则通过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永恒的主题,同时也暗示了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之间的某种联系。
“涛影笼香淡,冰心映翠浓”两句,运用了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松树在不同光线下的美丽景象,同时也借“冰心”这一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松树高洁品质的赞美。最后,“问谁工品物,大造在尧胸”则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即世间万物的创造者是谁?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思考,也流露出对古代圣贤智慧的景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还蕴含了对历史、哲学的思考,以及对高尚品格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潞河数百里,家家悬柳枝。
言自春至夏,雨泽全未施。
燥土既伤禾,短苗不掩陂。
辘轳干以破,井涸园菜萎。
旧米日增价,卖者尚犹夷。
贫者止垄头,怅望安所之。
还视釜无烟,束腰相对饥。
欲贷东西邻,邻家先我悲。
且勿计终年,胡以延此时?
树未尽蒙灾,争走餐其皮。
门外兼催租,官府严呼追。
大哭无可卖,指此抱中儿。
儿女况无多,卖尽将何为?
下民抑何辜,天怒乃相罹。
下民即有辜,天恕何至斯!
视天非梦梦,召之者为谁?呜乎!雨乎!
安得及今一滂沱,救此未死之遗黎!
东南自有匡庐山,遂与天地增藩卫。
山根插入彭蠡湖,峥嵘背杀三江势。
地因人胜古有语,于乎万物随兴废。
学馆林宫客不栖,千岩万壑堪流涕。
文采昔贤今尚存,讲堂寂寞对松门。
松门桂华秋月圆,拄杖高寻万古源。
梅岭古色照石镜,扶桑丹霞迎我轩。
绝顶坐歌霜月净,石潭洗足芝草繁。
更有冠者五六人,峭崖穷嶂同攀搴。
草行有时闻过虎,旦暮时复啼清猿。
我今胡为公务牵,蟋蟀在户难久延。
出山车马走相送,落日遂上鄱阳船。
生徒绻恋集涯浒,孤帆月照仍留连。
情深过厚亦其礼,谫薄窃愧劳诸贤。
明朝伐鼓凌浩荡,五峰双剑生秋烟。
《白鹿洞别诸生》【明·李梦阳】东南自有匡庐山,遂与天地增藩卫。山根插入彭蠡湖,峥嵘背杀三江势。地因人胜古有语,于乎万物随兴废。学馆林宫客不栖,千岩万壑堪流涕。文采昔贤今尚存,讲堂寂寞对松门。松门桂华秋月圆,拄杖高寻万古源。梅岭古色照石镜,扶桑丹霞迎我轩。绝顶坐歌霜月净,石潭洗足芝草繁。更有冠者五六人,峭崖穷嶂同攀搴。草行有时闻过虎,旦暮时复啼清猿。我今胡为公务牵,蟋蟀在户难久延。出山车马走相送,落日遂上鄱阳船。生徒绻恋集涯浒,孤帆月照仍留连。情深过厚亦其礼,谫薄窃愧劳诸贤。明朝伐鼓凌浩荡,五峰双剑生秋烟。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4667c677ab846c0618.html
斗柄回旋,紫微初现,缅平一色淳清。
云瑛捣尽,天宝耀华婴。
玉桂琼林素羽,升玄御、光璨流精。
泠然妙,丹黄金碧,炜烨化微星。
星徽清雅宴,纯风隐韵,忘相忘形。
愿吾流开悟,心释浮荣。
勿念云山路隔,高著眼、莫昧灵明。
如斯理,青童飞去,点破大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