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怅然(chàng rán)的意思:心情不快,感到失望或沮丧
场屋(chǎng wū)的意思:指虚伪、假装的样子或行为。
赤日(chì rì)的意思:指炎热的夏日,太阳照射得非常猛烈。
到来(dào lái)的意思:指某个时间点或某种情况的到来。
寒灯(hán dēng)的意思:指夜晚孤灯照明,比喻默默奋斗、艰苦学习。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旧时(jiù shí)的意思:指过去的时光如同一场梦境般虚幻、逝去。
拘缠(jū chán)的意思:指因被某种事物所困扰而束缚,无法自由行动。
临风(lín fēng)的意思:站在风中,感受风的吹拂。形容人物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上清(shàng qīng)的意思:指清澈明亮,没有杂质的状态或场所。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王路(wáng lù)的意思:王路是指国王或君主的道路,比喻权力和权威的途径。
选作(xuǎn zuò)的意思:选作指挑选、选择作为某种用途或用于某种目的。
炎风(yán fēng)的意思:炎热的风。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陈丕显以贡入京将还试乡闱阅其近作赋以赠之》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陈丕显即将参加乡试的感慨与期待。首句“每从场屋叹拘缠”描绘了诗人常常在科举考试的场所感叹人生的束缚和繁琐,流露出对传统教育制度的感慨。次句“送子临风一怅然”则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惆怅心情。
接下来,“王路到来长似砥,圣言何必总如天”两句,诗人寓言般地表达,希望陈丕显能坚持正道,如同砥砺前行,同时暗示圣贤教诲并非总是高不可攀,而是可以贴近人心的。接着,“炎风赤日三千里,夜雨寒灯二十年”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述了科举之路的艰辛,暗示着陈丕显可能需要经历长时间的苦读和等待。
最后两句“选作上清堪一笑,也应元只旧时钱”,诗人以轻松诙谐的口吻祝愿,希望陈丕显最终能够通过考试,实现自己的目标,即使成功后的回报只是“旧时钱”,也能笑对人生,寓意着科举成功并非唯一追求,重要的是过程和内心的满足。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鼓励,又有对科举制度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独特的文学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聊城歌送顾明府
聊城累累枕桑野,使君怀古聊城下。
龙蛟惨淡七雄斗,当时谁是排纷者。
海东隐沦难见面,平原不见安平见。
巳闻笑却邯郸军,还遣书飞燕将箭。
平生急难轻列侯,功成岂必千金酬。
只今往迹浮云尽,遥瞩沧溟日暮流。
三士篇赠医李郑张
严飙厉时威,稿叶下荣木。
春风一以敷,病草奄回绿。
天道岂常肃,人事有还复。
七情既吾贼,六淫乃为殰。
农经发玄旨,轩问扩英馥。
代殊理易昧,行乘计相逐。
陈荄抱绵息,寒根蕴真育。
李生起专门,郑子振空谷。
张也剖金匮,奏效更神速。
饮橘秪自衒,种杏亦可恧。
诵我三士篇,聊以助清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