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燕京述哀·其四》
《燕京述哀·其四》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求言下诏,谁解圣明忧。

隔岁降章去,当关内使留。

恩威俱致乱,臣庶不同仇。

草野无补终身涕泗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草野(cǎo yě)的意思:指在草地上奔跑,形容自由自在、毫无拘束的状态。

臣庶(chén shù)的意思:指臣子和百姓,表示国家政权的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

当关(dāng guān)的意思:指在关键时刻承担起责任,冲锋在前,坚决担当。

恩威(ēn wēi)的意思:指以恩德和威严来统治和管理国家或组织,既要给予恩惠,又要施行威武。

关内(guān nèi)的意思:指位于长城以内的地方,也泛指国内。

内使(nèi shǐ)的意思:指在国内进行外交活动的使者。

求言(qiú yán)的意思:寻求合适的言辞或措辞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圣明(shèng mí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智慧卓越。

涕泗(tì sì)的意思:形容流泪如雨,泪水横流。

无补(wú bǔ)的意思:没有什么补益,无法弥补

下诏(xià zhào)的意思:指皇帝发布诏令,下达命令。

言空(yán kōng)的意思:言语虚空,没有实际意义或价值。

终身(zhōng shēn)的意思:一生、终生

鉴赏

这首诗《燕京述哀(其四)》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表达了对时局动荡、君主不明的忧虑与感慨。

首句“求言空下诏”,揭示了朝廷虽有寻求谏言的诏令,却无人能真正理解并解决圣明之忧。接着,“谁解圣明忧”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理解上的缺失,凸显出君主与臣民之间在认知上的鸿沟。

“隔岁降章去,当关内使留”描绘了政策的执行与传达存在延误和阻滞,即使有诏令下达,也难以及时有效地传递给需要执行的官员或民众,暗示了政治体制的效率低下。

“恩威俱致乱,臣庶不同仇”指出,朝廷的恩惠与威严未能统一民心,导致混乱,而臣民之间也因对时局的不同看法而难以形成共同的抗争目标。这反映了社会凝聚力的缺失以及政治策略的不当。

最后,“草野惭无补,终身涕泗流”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无力改变时局的无奈与悲痛,以及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诗人以个人的情感投射出对整个社会的关怀,体现了强烈的家国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忧虑与反思,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交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送工部林主事归羊城省祭三首·其三

仙郎归省向番禺,送别长亭酒满壶。

客路远随秋去雁,乡心偏切夜啼乌。

已看泉下恩光满,犹喜庭前彩服趋。

此日分携独南去,几时旋旆到天衢。

(0)

游灵山得烧字

路出城东十里迢,深林青接野原烧。

一声啼鸟幽山趣,几曲交花转径遥。

天閟景灵供胜地,神孚帝梦祀皇朝。

元戎为爱多佳致,杖屦追随荷见招。

(0)

神应港

江水奔投海,湍沙障作堤。

萦纡盘数里,迢递接双溪。

港窄波还漫,潮平岸始低。

鲛人频揭水,蕃舶每胶泥。

宋将威何赫,王师力并齐。

辇沙劳畚锸,堰水跃鲸鲵。

既辟俄云合,将通又复迷。

海神驱万族,飓母驾群犀。

别港开如堑,征帆径若溪。

庙坛初建设,祭物盛提携。

不独便舟旅,更兼喜旄倪。

当时神显应,此日客分题。

烂漫离杯劝,娇腾驻马嘶。

不堪情缱绻,回首暮云西。

(0)

题郑进士雨竹二首·其二

谁将浓墨写疏寒,秋意萧萧玉一竿。

绝似湘妃祠下过,篷窗半掩雨中看。

(0)

云林清隐为朱晟赋

吾家住在白云乡,竹树阴阴护草堂。

此景若从图画看,可人惟有米元章。

(0)

壶天八景·其二松间拨阮

呼童扫石坐清阴,四缕宫商起月琴。

流响遏云凝不散,松风琴瑟和馀音。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