犛牛不执鼠,野性长在山。
才者常苦劳,拙者常得閒。
书不求甚解,褐不求常完。
长叹(cháng tàn)的意思:长时间地叹息、叹气,表示悲伤、失望或无奈的心情。
徵君(zhēng jūn)的意思:徵君是指古代帝王征召贤才,招募人才来辅助治理国家的行为。也可引申为招募英才,选拔人才。
此外(cǐ wài)的意思: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事情之外,还有其他的事情。
苦劳(kǔ láo)的意思:指辛苦劳动。
名利(míng lì)的意思:指名声和利益。名利是指人们追求的声誉和财富,常用来表示人们对名望和利益的追求和渴望。
戚颜(qī yán)的意思:指因内心深感悲痛而面色凄凉、憔悴的样子。形容忧伤、痛苦的表情。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虬龙(qiú lóng)的意思:形容龙身蜿蜒盘旋的样子,也用来形容长而弯曲的东西。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物理(wù lǐ)的意思: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行雨(xíng yǔ)的意思:行雨指行走之间下雨,形容行走时突然遇到雨天。
野性(yě xìng)的意思:原始、狂放不羁的性格或行为。
役役(yì yì)的意思:形容身心疲惫,劳累过度。
一长(yī ch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方面具有突出的才能、技能或成就。
雨云(yǔ yún)的意思:形容暗淡的云层,预示着雨水的到来。
云霄(yún xiāo)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也用来形容极高的境界或远大的抱负。
真意(zhēn yì)的意思:真实的意思或真正的含义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不求甚解(bù qiú shèn jiě)的意思:不追求深入了解或理解事物,只求表面上的了解或知道一点皮毛。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吴泳的作品,名为《九日閒居读陶诗有怀(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生活态度的诗篇。
首句“虬龙能负熊,行雨云霄间”用了比喻的手法,通过形象生动的虬龙和熊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中强者与弱者的共存,暗示了一种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
接下来的“犛牛不执鼠,野性长在山”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观点,即使是猛兽也不去干扰小动物,每个生命都能保持自己的本性,体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
第三句“才者常苦劳,拙者常得閒”则道出了一个社会现象,那就是有才能的人往往辛勤工作而不轻易得到休息,而能力较弱或不被重视的人反倒可能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这句话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静中阅物理,役役会有还”表达了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观察事物规律,认为即使是繁忙的工作最终也会有所回报。这里的“役役”表现了一种对勤劳生活态度的肯定。
以下几句“所以陶徵君,猛歇名利关。书不求甚解,褐不求常完。”则是诗人对于古代诗人陶渊明的崇敬和对待名利的态度。陶渊明以其淡泊明志、归隐田园而闻名。这里,“猛歇”指的是坚决地避开名利之争,而“书不求甚解,褐不求常完”则表达了诗人对待文学创作和物质享受的态度,即不追求过于完美,只愿保持一种自然、真实的生活状态。
最后,“是中有真意,此外无戚颜。怀哉千载人,卷书一长叹”则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之所以能够超越时空,被后世所怀念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的一种感慨与敬仰。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观察,以及对古代诗人的崇敬,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价值追求以及对待名利的个人看法。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哲学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红,日日成香阵。
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恼乱层波横—寸,斜阳只与黄昏近。
喜鹊桥成催凤驾,天为欢迟,乞与初凉夜。
乞巧双蛾加意画,玉钩斜傍西南挂。
分钿擘钗凉叶下,香袖凭肩,谁记当年话。
路隔银河犹可借,世间离恨何年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