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宽楼已迥,人更迥于楼。
望赊殊易断,恨久欲难收。
空园兼树废,败港拥花流。
不休(bù xiū)的意思:形容持续不断,没有停止或休息。
春物(chūn wù)的意思:指春天的景物,多用于形容春天的美景和生机盎然的景象。
辞疾(cí jí)的意思:辞去官职或辞别生活,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单栖(dān qī)的意思:指只能单独栖息,不能与其他同类共处。
杜若(dù ruò)的意思:形容人非常虚伪,表面上装得很好,实际上内心阴险狡诈。
多情(duō qíng)的意思:形容人感情丰富,多愁善感,容易动情。
分定(fēn dìng)的意思:分开,确定。
更替(gēng tì)的意思:指事物的交替或替代。
鸿归(hóng guī)的意思:指大雁归巢,比喻人或事物回到原来的地方。
空园(kōng yuán)的意思:空无一人的花园,比喻事物冷落无人。
青枫(qīng fēng)的意思:指人年轻而才华出众,有着远大的前途和希望。
细意(xì yì)的意思:细心体贴的关怀。
应分(yīng fèn)的意思:应当分配;应当得到的份额或地位。
真无(zhēn wú)的意思:真实无误,完全没有。
自由(zì yóu)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由,不受拘束。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李商隐的作品,名为《即目》。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和怀念之意的诗歌。
“地宽楼已迥,人更迥于楼。”开篇两句描绘了一种空间感,广阔的大地与高耸的楼台相互映衬,人在楼上,更显得孤独与遥远。这种景象营造出一种空旷与孤寂的情怀。
“细意经春物,伤酲属暮愁。”诗人在春日里仔细体味着周遭的物象,却又不禁感到悲伤,这种心情随着黄昏时分的到来而加深。这里的“伤酲”可能是指对往事的回忆与哀伤。
“望赊殊易断,恨久欲难收。”面对远方的眺望,诗人感慨于情谊难以割舍,但又不得不接受现实中的离别。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和无法挽回的情感的无奈。
“大埶真无利,多情岂自由。”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宿命论,即便是宽阔的大地,也无法带来真正的利益或解脱。诗人的多愁善感并非出于自愿,而是由内心深处的情感所驱使。
“空园兼树废,败港拥花流。”这一句则描绘了一种荒凉与衰败的景象,空旷的园林,凋零的花朵,以及被遗忘的港口,这些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反映了他对美好事物易逝和无常的感慨。
“书去青枫驿,鸿归杜若洲。”这里似乎是说书信已送出,而自己则如同归巢的大雁,独自一人在某个地方徘徊。青枫驿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名,而杜若洲则可能是诗人心中的某一个避世之所。
“单栖应分定,辞疾索谁忧。”诗人表达了即将孤独居住的决心,同时也在寻找可以倾诉其忧愁的人。这里的“单栖”和“分定”都强调了一种决绝和孤立的情感状态。
“更替林鸦恨,惊频去不休。”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烦恼与不安。他对林间鸦鸟的叫声感到愈发的痛恨,这种痛苦的心情如同不断惊起的波涛,无法平息。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李商隐特有的婉约与深沉。他的词藻华丽,意境幽深,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多得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