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老 将 效 唐 人 体 宋 /陆 游 宝 剑 夜 长 鸣 ,金 痍 老 未 平 。指 弓 夸 野 战 ,抵 掌 说 番 情 。已 矣 黑 山 戍 ,怅 然 青 史 名 。和 亲 不 用 武 ,教 子 作 儒 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怅然(chàng rán)的意思:心情不快,感到失望或沮丧
长鸣(cháng míng)的意思:长时间地鸣叫或响动。
抵掌(zhǐ zhǎng)的意思:用力相击双手掌心,表示赞许或敬佩。
番情(fān qíng)的意思:指对外族情感的喜爱和倾向。
和亲(hé qīn)的意思:指两个国家或势力之间通过婚姻联姻来达成和平、友好的关系。
教子(jiào zǐ)的意思:教育子女,培养子女的品德和能力。
金痍(jīn yí)的意思:形容战争或灾难给国家、城市等带来的重大损害或创伤。
青史(qīng shǐ)的意思:青史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或名声。
儒生(rú shēng)的意思:指具备儒家思想、修养和学问的人。
山戍(shān shù)的意思:山戍是指位于山区的军事防御工事,也泛指边远地区的军事防御设施。
未平(wèi píng)的意思:未能平息、未能解决。形容问题或纠纷尚未得到解决或平息。
野战(yě zhàn)的意思:指在野外进行战斗或作战。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用武(yòng wǔ)的意思:指运用兵器或武力进行战斗,也可以指运用各种手段、方法以达到某种目的。
- 注释
- 宝剑:象征过去的战争记忆。
夜长鸣:夜晚的寂静更显剑鸣的悲壮。
金痍:战争留下的创伤。
老未平:长久未能平息。
指弓誇:用手势或言语炫耀。
野战:野外的激烈战斗。
抵掌:面对面交谈。
番情:异族的情谊。
黑山戍:边关驻守之地。
怅然:惆怅失落。
青史名:历史上的名声。
和亲:通过联姻来和平相处。
不用武:不再依赖武力。
教子:教育后代。
儒生:文弱的读书人。
- 翻译
- 宝剑在夜晚发出长长的鸣响,战争的创伤还未完全愈合。
他指着弓箭夸耀野外战斗的英勇,与人交谈时讲述异族的情谊。
黑山边防的往事已经过去,心中却对青史留下的名声感到惆怅。
和亲不再需要武力,而是教导子孙成为文弱的书生。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老将效唐人体》,通过对宝剑长鸣和战争创伤的描绘,展现出一位老将对往昔战场生涯的回忆与感慨。"宝剑夜长鸣,金痍老未平",这两句以剑鸣象征老将心中不灭的战斗豪情,即使岁月流转,身经百战的伤痕依然未能抚平。"指弓誇野战,抵掌说番情",通过动作细节,生动刻画出老将讲述过去在野外激战和与异族交往的情景,显示出其英勇和丰富的经历。
然而,诗中也蕴含着深沉的反思:"已矣黑山戍,怅然青史名",表达了老将对于过去的边疆戍守生涯虽已成过往,但心中仍为未能在史册上留下显赫功绩而感到遗憾和惆怅。最后两句"和亲不用武,教子作儒生"则揭示了老将对于和平理念的追求,他认为通过和亲而非武力可以维系边境安宁,因此更希望后辈能传承文雅之风,成为儒家学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老将的口吻,展现了从战士到智者的转变,既有壮志未酬的苍凉,又有对和平的向往,体现了陆游深沉的历史观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