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菰蒲(gū pú)的意思:指人的性格或言行高尚,纯洁无瑕。
昏昏(hūn hūn)的意思:形容头脑迷糊,思维不清晰。
芦花(lú huā)的意思:芦花是指芦苇开花的样子,比喻人的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上白(shàng bái)的意思:指人行为高尚、品德纯洁,不染世俗之恶。
深处(shēn chù)的意思:指深远的地方或内心深处。
是月(shì yuè)的意思:指事物的变化如同月亮的圆缺一样,有时候完整,有时候不完整。
夜半(yè bàn)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引申为事情的最关键或最紧要的时刻。
渔家(yú jiā)的意思:指渔民的家庭,也用来比喻贫苦的农家。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渔舟夜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夜晚渔家的生活场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首句“菰蒲深处见渔家”,开篇即点明地点,菰蒲,生长在水边的植物,暗示了环境的幽静与自然。通过“深处”二字,营造出一种隐秘而神秘的氛围,仿佛引领读者深入一个未知的世界。
次句“灯火昏昏傍小沙”,进一步描绘了渔家的生活状态。昏黄的灯火在小沙边摇曳,既温暖又略显孤独,展现出渔家生活的简朴与宁静。这一句通过灯火的描写,不仅勾勒出渔家的居住环境,也暗示了他们与外界的隔绝感。
第三句“夜半雨晴洲上白”,转而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象。雨后初晴,洲上的景色呈现出一片洁白,可能是露珠或是雪后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这一句通过“夜半”和“雨晴”这两个时间点,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变换与渔家的生活紧密相连,展现了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
最后一句“不知是月是芦花”,以疑问的形式收尾,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这句话既是对于夜色中月光与芦花难以分辨的描述,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欣赏,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让人感受到夜色中的宁静与深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并呈现了渔舟夜景的独特魅力,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美好。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樵歌行
西山樵夫方壮年,手持樵斧西山边。
朝向西山石上坐,暮向西山云际眠。
行人过者问樵夫,愿君共坐语斯须。
美髯如戟好身手,虎狼不顾千金躯。
深林杳杳白日落,请君且去住城郭。
丰貂锦衣不识寒,肥肉美酒供大嚼。
暂时俯仰谁复嗤,恐随霜露填沟壑。
樵夫不答自微吟,东江渔者知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