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邠州晓发·其二》
《邠州晓发·其二》全文
明 / 齐之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北山横绝,穿厓细路高。

偏悬疑有麓,峻极平皋

岭露催禾黍秋风飒苧袍。

忧勤见遗俗,无地蓬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山(běi shān)的意思:北山指的是北方山岭,比喻高山或偏僻的地方。

禾黍(hé shǔ)的意思:禾黍是指稻谷和黍谷,也泛指庄稼和粮食。

横绝(hèng jué)的意思:指某种行为或事物在某个领域中达到绝顶,超越一切,无人可比。

见遗(jiàn yí)的意思:见到别人的遗物或遗迹。

峻极(jùn jí)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或形势严峻,也可以指形势极端严峻或困难。

蓬蒿(péng hāo)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也形容人的头发茂盛。

平皋(píng gāo)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或态度平和、温和。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无地(wú dì)的意思:没有地方站脚、无处容身。

细路(xì lù)的意思:指事物的细微之处或细小的事物。

忧勤(yōu qín)的意思:忧勤指的是忧虑和勤奋。它表示一个人忧虑事情的发展并为之勤奋努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邠州清晨出发时的景象与感受,充满了对自然风光的细腻观察和对当地风俗的深刻体会。

首联“泾北山横绝,穿厓细路高”描绘了山峦横亘,山路蜿蜒曲折,高耸入云的壮丽景色。山峰横跨在泾水北岸,穿过岩壁的小径显得格外高峻,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险峻。

颔联“偏悬疑有麓,峻极乃平皋”进一步描绘了山势的陡峭与变化。山崖悬空,似乎随时可能崩塌,但到了山顶,却是一片开阔平坦的草地,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山地地貌的多样性与奇妙。

颈联“岭露催禾黍,秋风飒苧袍”则转向对自然界的生动描绘。山岭上,秋风吹过,催促着庄稼成熟,金黄的稻谷随风摇曳。同时,诗人也感受到了秋风的凉爽,仿佛是穿着轻薄的苧麻衣袍,感受到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律动。

尾联“忧勤见遗俗,无地立蓬蒿”表达了诗人对当地风俗习惯的感慨。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或许曾经经历过辛勤劳作,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然而,面对自然的壮丽与季节的变迁,诗人似乎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不再为生活中的琐事忧虑,甚至在心中种下了一片希望的田野,象征着对未来充满期待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人文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齐之鸾

齐之鸾
朝代:明   字:瑞卿   号:蓉川   籍贯:安徽桐城县城   生辰:1511年

齐之鸾,男,字瑞卿,号蓉川,安徽桐城县城人,明朝有名的直臣,事迹入选明史,为桐城历史上的第一位翰林。据传齐之鸾先祖本明代开国功臣凤阳徐达之后,明太祖逼死中山王徐达,徐达之子徐添福避祸南迁,更姓为齐。老宰相张英的祖母(张廷玉曾祖母)就是齐之鸾的小儿子齐近的女儿。明正德六年(1511年)29岁时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后授刑部给事中。依据《蓉川公年谱》和《复姓疏》,齐之鸾先世尝居凤阳,元末迁居桐城,明初占籍县市乡,一百多年后,宪宗成化十九年癸卯正月初八日(公元1483年),家族第六世齐之鸾出生于安徽桐城县城
猜你喜欢

偈颂三十二首·其二十四

今朝已是三月半,到处桃花开烂熳。

多少游人眼不开,灵云一见疑情断。

(0)

题延福寺

倚槛寒松偃,连云一径横。

就中图不得,窗户入江声。

(0)

储大夫请赞

云门妙喜真,云台居士画。

利钝不相资,展向虚堂挂。妙利中钝,钝得颟顸。

云台钝中利,利得脱酒。

如今利钝都挂壁,师子翻身绝踪迹。

踪迹无,便涂糊,一时分付诸大夫。

唵摩尼达里悉利苏卢。

(0)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六十

以平报不平,王法本无亲。

临济虽明眼,也是黄龙精。

(0)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八十二

扯破云门一柄扇,拗折乾峰一条棒。

二三千处管弦楼,四五百条华柳巷。

(0)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一○四

燕坐道场经十劫,一一从头俱漏泄。

世间多少守株人,掉棒拟打天边月。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