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桂殿秋》
《桂殿秋》全文
清 / 文廷式   形式: 词  词牌: 桂殿秋

玉笛过江干。十分春思阑珊

晓风残月无多地,便作天涯柳絮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月(c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已过了中秋,只剩下一边或一半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春思(chūn sī)的意思:形容对春天的思念之情。

分春(fēn chūn)的意思:指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

过江(guò jiāng)的意思:指越过江河,比喻克服困难,突破障碍。

江干(jiāng gān)的意思:江河的岸边,指江河边的地方。

阑珊(lán shān)的意思:指事物的兴盛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开始衰退或停滞不前。

柳絮(liǔ xù)的意思:柳絮指的是柳树开花后飞舞的细小棉絮,比喻言语或文字飘忽不定,难以捉摸,也形容人的情绪或行为反复无常。

十分(shí fēn)的意思:非常、非常地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无多(wú duō)的意思:没有多余的,没有剩余的

玉笛(yù dí)的意思:形容声音悦耳动人。

晓风残月(xiǎo fēng cán yuè)的意思:指天色尚早或夜晚未深,风吹月亮却已残缺,用以形容时间的早晚或事物的不完整。

鉴赏

这首诗名为《桂殿秋》,是清代文廷式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吹玉笛的声音和江边的景色,传达出浓厚的春意阑珊之感。"吹玉笛,过江干",以笛声起兴,勾勒出一种悠扬的音乐穿越江面的意境。"十分春思已阑珊",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消逝的深深惋惜,春思之情已经不再浓烈,显得有些疲惫。

"晓风残月无多地",进一步描绘了黎明时分,微风轻拂,月影摇曳的凄美画面,空间感被压缩,仿佛只剩下不多的天地。最后,诗人以"便作天涯柳絮看"作结,将春柳比作飘零的柳絮,寓意着春光的易逝和人生的漂泊不定,寓情于景,给人以深深的感触。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文廷式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文廷式

文廷式
朝代:清

文廷式(1856—1904),字道希、芸阁,号纯常子、罗霄山人等,江西省萍乡市城花庙前(今属安源区八一街)人,清咸丰六年丙辰十二月二十六日辰时(公元1856年1月21日)生于广东潮州,成长于官宦家庭,为陈澧入室弟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诗人、词家、学者,在甲午战争时期主战反和,并积极致力于维新变法运动,是晚清政治斗争中的关键人物之一。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榜眼。1898年戊戌政变后出走日本。
猜你喜欢

又次韵前人见示

世事纷纷乱似丝,放教公道总堪诗。

三年仁政从头去,百里人心是己知。

脉络相关真为国,毫釐不便甚捐肌。

残生何幸身亲见,也拟公堂举寿卮。

(0)

次前韵二首·其二

竹溪诗笔几曾乾,遗我新诗照眼寒。

不用寻梅霜月底,祇将诗句作梅看。

(0)

贺傅寺丞喜雨二十六韵

去冬九旬已渴雨,那意今春渴尤苦。

自开正元越三月,生意全蛰不闯吐。

阳威烈烈炽盛夏,田野熬熬剧焦釜。

新秧既长且乾萎,播种无由可入土。

农民望雨若倒垂,类叹天命我无所。

太守念膺民命寄,如伤体肤痛心膂。

奔祷山川社稷前,下及百祠靡不举。

坛告雷师雷莫闻,江叩龙神龙弗顾。

间或沾洒随即收,翘想霶霈殊乌有。

日切一日不遑宁,直欲伐牲实笾俎。

精虔充积四十朝,幽明贯彻忽无阻。

季春望夜五鼓馀,瓦鸣琢琢檐垂缕。

起来四顾云黑暝,阿香驱车震鼍鼓。

甘霔一番复一番,达昼倾盆莫之禦。

东阡西陌土膏溶,负耒荷锄翕旁午。

父语其子兄语弟,或曰我侯感格故。

滴滴皆是真珠饭,天救我民赐我哺。

非我下民能动天,侯泽我民如父母。

既优既渥尚未已,实颖实栗决可睹。

人解戚容为欢忻,岁转凶兆为丰阜。

从知天人本一机,气脉流通有如许。

端犹影响应形声,證验昭昭真足数。

亦侯作霖大手段,家学渊源传自古。

岂徒蕞尔南漳滨,特私所惠偏一坞。

抑将天下济苍生,行赴九重大用汝。

(0)

送王子正赴赣倅·其二

昔日濂溪倅此州,施为洒落岂常俦。

今承遗躅百馀载,又得当朝一隽流。

诏世典刑应未泯,在民德化岂无求。

发挥旧事重增焕,好与邦人作胜谋。

(0)

南湖史君制暗香汤奇甚赋二绝求之·其二

雾阁云窗深闭春,微闻玉杵捣清声。

玄霜祇许云英见,地上诗人渴梦生。

(0)

邻圃求桂花并收坠英·其二

收拾残英捣作汤,小山风味不能忘。

敢烦即遣苍头去,扫取黄金一斛强。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