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欣膏脉润,未要粉泥乾。
新畬行可问,载酒想同看。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官员在农田中劝农的情景,充满了和谐与生机。首联“并峙双台峻,分驰四牡闲”以双台峻峭、四马悠闲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暗示着劝农活动的有序进行。接着,“共欣膏脉润,未要粉泥乾”两句,通过“膏脉”和“粉泥”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雨水滋润土地、促进作物生长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
“诗律何妨细,欢情岂遂阑”则转入对诗歌创作的讨论,暗示了两位官员不仅关注农业生产,也注重文化修养,通过细腻的诗律表达内心的喜悦与情感,体现了文人与农事的融合。最后,“新畬行可问,载酒想同看”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新的耕作区域能够顺利开发,并期待着与友人一同分享丰收的喜悦,充满了对未来的乐观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宋代士大夫对于农业生产和文化生活的双重关注,以及他们对自然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东泉先生吾低头,去岁倾盖公生秋。
造父轻车仍熟路,庖丁芒釰不全牛。
早将文苑开闽桂,每见先声遁虏酋。
方驾清流欺逝水,欲从高步陟尼丘。
司空简在咨畴若,报政应同府事修。
骥子超先空北冀,凤雏联翼瑞西周。
喜逢初度春方半,遥想华晨乐未休。
试问当筵谁戏彩,贤郎系藉在瀛洲。
昔为都水使,今为贯城星。
问是谁氏子,诗礼闻过庭。
传家一忠孝,孝感有足徵。
先君居庐日,供花发于瓶。
无情尚可格,况以通神明。
伊人久已逝,乡里有流声。
开卷为再拜,永言风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