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瓣可游仙,花潭到九天。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怅望(chàng wàng)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失望、忧愁。
歌声(gē shēng)的意思:指歌唱的声音或歌唱的表演。
九天(jiǔ tiān)的意思:形容程度极高,超出一般范围的事物或人。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凌波(líng bō)的意思:在水面上行走,形容轻盈灵活。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轻烟(qīng yān)的意思:指烟雾轻盈、缭绕的样子,也形容事物轻飘飘的样子。
同赏(tóng shǎng)的意思:共同欣赏,共同赏识。
微远(wēi yuǎn)的意思:微小而遥远。
五云(wǔ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比喻事物的变化多端、不可捉摸。
棹影(zhào yǐng)的意思:指船行驶时,船桨在水中划动产生的影子。比喻事物运动时所产生的痕迹或影响。
坐令(zuò lìng)的意思:指在特定的环境中,坐而不动却能使对方遵从自己的命令。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藕花亭周围环境的幽美与宁静。诗人以“一瓣可游仙”开篇,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仿佛一朵花瓣就能引领人进入仙境。接着,“花潭到九天”,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超然之感,暗示着这里的景色不仅美丽,还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能够让人的心灵升至云端。
“歌声微远岸,棹影入轻烟”两句,通过声音和动作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动态与静态交织的美感。远处传来隐约的歌声,与岸边的静谧形成对比,而划船人的身影则在轻盈的烟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动性。
“举袂招那得,凌波去可怜”这两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感慨。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想要伸手触摸这份美好,也难以实现;而那些美好的事物,如流水般逝去,令人感到惋惜。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生命短暂、美好易逝的深沉思考。
最后,“坐令同赏伴,怅望五云边”表达了诗人希望与他人共享这份美好,但又因无法真正触及而感到遗憾的心情。五云边象征着遥远的、不可及的美好,这一细节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藕花亭周围环境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感慨,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挽龚竹卿
同朝尚忆当时事,我去明朝公入台。
岳柱摧边忽英簜,海尘扬处又蓬莱。
梦阑杞国忧天痛,世换辽东避地回。
似尔全归亦安憾,贞元遗曲自生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