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乍可:宁可。
频看:常常看。
短剑:象征自由或力量的物品。
渠肯:他岂肯。
高张:看重。
长檠:高大的烛台,比喻地位或权势。
已与:已经与。
鸥盟:与海鸥结盟,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
浩荡:广阔无垠,形容自由。
鹄立:直立等待,比喻拘谨或期待。
通明:明亮的地方。
- 翻译
- 宁可常常欣赏短剑,他岂会看重高大的烛台。
他已经与海鸥结下深厚的友谊,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翱翔,完全忘记了在明亮的地方直立等待。
- 鉴赏
这句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所作,出自他的《目痛一月未愈自和前九首》。在这句中,“乍可频看短剑”表达了诗人对于眼疾的困扰,无法享受生活中的美好,如同频繁地观赏短剑,但却视而不见;“渠肯高张长檠”则是说即使窗外风景如画,也只能成为遥不可及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比眼前所能见与心中所向往,表达了内心的无奈和悲哀。
接下来的“已与鸥盟浩荡”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境,“都忘鹄立通明”则是说诗人希望自己能像鸟儿一样飞翔,远离尘世的纷扰,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自由。整首诗通过对视觉感受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因目疾带来的痛苦,以及对于健康与自由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予有京师之役十月三日诸君子祖饯章江门行舟阻南征军士未发对景书怀以答厚意
城郭寒空迥,舟航晚景移。
故人从此别,对酒忍相离。
漠漠孤灯远,依依去棹迟。
碧天新月夕,红树乱云时。
灯火渔家市,钲铙虎士旗。
近闻炎海变,颇觉羽书驰。
云鸟初成阵,戈船不失期。
万方真混一,独立尚愚痴。
不杀遵神武,深仁仰圣慈。
朝廷方有道,雨露自无私。
历数千年会,冠裳万国仪。
元勋虽若猬,道脉仅如丝。
社稷斯民寄,经纶实尔资。
春袍金错凤,朝佩玉横螭。
未抗匡时疏,宁论喻蜀辞。
转输何恻恻,刀剑漫差差。
自信无遗算,谁知有我师。
物情何惨切,治道尚磷缁。
疏懒忘身拙,苍茫望国思。
祇惭岩穴陋,岂是庙廊姿。
公等俱称杰,吾徒漫欲为。
龙纹尘未拂,豹隐雾初披。
菽粟心犹淡,松筠晚更宜。
吁谟求稷契,礼乐讲皋夔。
祖训须垂后,皇猷慎所持。
未能期共达,何以报先施。
踏雪燕台上,看云野水湄。致君心惨惨,望远目■■。
奎壁中台动,搜罗四海遗。
回春端可待,藏器又何疑。
颖颖囊锥脱,温温璞玉奇。
盍簪求旧德,倾盖结新知。
白雪终难和,青山且自颐。
临分勿洒泪,努力各相规。
《予有京师之役十月三日诸君子祖饯章江门行舟阻南征军士未发对景书怀以答厚意》【元·吴当】城郭寒空迥,舟航晚景移。故人从此别,对酒忍相离。漠漠孤灯远,依依去棹迟。碧天新月夕,红树乱云时。灯火渔家市,钲铙虎士旗。近闻炎海变,颇觉羽书驰。云鸟初成阵,戈船不失期。万方真混一,独立尚愚痴。不杀遵神武,深仁仰圣慈。朝廷方有道,雨露自无私。历数千年会,冠裳万国仪。元勋虽若猬,道脉仅如丝。社稷斯民寄,经纶实尔资。春袍金错凤,朝佩玉横螭。未抗匡时疏,宁论喻蜀辞。转输何恻恻,刀剑漫差差。自信无遗算,谁知有我师。物情何惨切,治道尚磷缁。疏懒忘身拙,苍茫望国思。祇惭岩穴陋,岂是庙廊姿。公等俱称杰,吾徒漫欲为。龙纹尘未拂,豹隐雾初披。菽粟心犹淡,松筠晚更宜。吁谟求稷契,礼乐讲皋夔。祖训须垂后,皇猷慎所持。未能期共达,何以报先施。踏雪燕台上,看云野水湄。致君心惨惨,望远目■■。奎壁中台动,搜罗四海遗。回春端可待,藏器又何疑。颖颖囊锥脱,温温璞玉奇。盍簪求旧德,倾盖结新知。白雪终难和,青山且自颐。临分勿洒泪,努力各相规。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8967c699fa1fd60932.html
简李五峰
今我忽不乐,长思草泽中。
狂歌友樵牧,行乐意所从。
一出风尘下,蹋翼栖樊笼。
粱肉非不佳,快意野草丰。
别君踰半载,茅塞心有蓬。
俗物纷满前,推挽难为容。
何由座置君,胜日支双筇。
勃窣三家陂,把菊临西风。
村酒不须贳,此乐谁能穷。
箫台周心乐以濂溪自家意思扁其所居之室为赋短诗
真人绝浮伪,一室逃虚空。
轩窗敞寥廓,八面俱玲珑。
悠然会众妙,纳此灵襟中。
鸣琴弄秋月,洒墨吟春风。
至令千载閒,默与前人通。
驴鸣共草色,是乐真融融。
痴人不解事,说梦追前踪。
蒙头但熟睡,日影东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