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是残春际,赏多望雨时。
例惹晴绵妒,谁将锦幕披。
残春(cá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即将过去或已经过去,只剩下一点残余的春意。
富贵(fù guì)的意思:指财富和地位的富裕和高贵。
胡为(hú wéi)的意思:指胡乱行动,没有理由或目的。
几曾(jǐ zēng)的意思:表示过去曾经有过的事情或状态,现在已经不存在或改变了。
借问(jiè wèn)的意思:用借口问借,实际上是借机询问。
锦幕(jǐn mù)的意思:指华丽、美好的舞台布景,也比喻美好的景象或场面。
开席(kāi xí)的意思:指开始宴会或宴请客人。
容借(róng jiè)的意思:容忍别人借用自己的东西。
神容(shén róng)的意思:形容人的神情、容貌非常出众,令人惊叹。
这首诗描绘了牡丹在残春之际的美丽与哀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牡丹的娇艳与孤独,以及它与季节、情感的微妙联系。
首句“盛是残春际”,点明了牡丹盛开的时节是在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暗示了其短暂而绚烂的生命。接着,“赏多望雨时”则描绘了人们在期待雨水到来时欣赏牡丹的情景,既表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也暗含了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和接受。
“几曾开席对,偏觉伴愁宜”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牡丹虽美却难以与人共享的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牡丹与愁绪之间的某种关联,或许是因为其短暂的存在让人感到生命的无常与忧伤。
“例惹晴绵妒,谁将锦幕披”进一步深化了牡丹的形象,将其置于一种被嫉妒与保护的复杂情感之中。晴绵,可能是指晴天的绵长,这里用来形容人们对牡丹的爱慕之情;“锦幕披”则可能象征着对牡丹的精心呵护或对其美的保护,同时也暗示了牡丹的珍贵与独特。
最后,“花神容借问,富贵竟胡为”两句提出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花神,可以理解为自然界中赋予花朵生命的神秘力量,这里借问是否意味着诗人对牡丹为何能拥有如此美丽与富贵的疑惑,或是对生命中追求富贵与荣耀的反思。整首诗通过牡丹这一意象,探讨了美、孤独、自然、情感与生命价值之间的深刻关系。
鼓瑟吹笙玳瑁筵,狂歌醉舞兴飘然。
疏星竞向寒更出,明月偏宜后夜圆。
气色荧煌双剑底,心期迢递一灯前。
经旬漫诧平原约,千日中山任晏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