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上 何 著 作 晋 之 宋 /林 光 朝 曾 向 东 南 识 大 名 ,几 年 怀 想 浙 涛 声 。众 人 欲 杀 定 谁 惜 ,与 世 不 谐 空 自 清 。浩 气 养 成 天 地 小 ,宦 情 都 付 羽 毛 轻 。三 山 依 约 诛 茅 日 ,头 白 归 来 笑 李 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谐(bù xié)的意思:不和谐,指不协调、不一致、不相宜。
成天(chéng tiān)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大名(dà míng)的意思:大名指的是名声很大、声名远扬的名字或称号。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浩气(hào qì)的意思:形容气势雄浑、志向远大。
怀想(huái xiǎng)的意思:怀念、追念过去的人或事物。
宦情(huàn qíng)的意思:指官场上的情感纠葛或感情纠葛。也可指官员的情感世界。
空自(kōng zì)的意思:空自指的是没有依靠他人或外力,自觉自愿地空下来,不进行任何活动。
人欲(rén yù)的意思:指人们的欲望非常强烈,不受控制,蔓延四方。
三山(sān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多、庞大。
涛声(tāo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如波涛般汹涌澎湃的声音。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养成(yǎng chéng)的意思:养成指通过长期的培养、训练或习惯而形成的习性、品质或习惯。
依约(yī yuē)的意思:按照约定或承诺的内容行事。
羽毛(yǔ máo)的意思:羽毛是鸟类身上的覆盖物,象征着轻盈、柔软和美丽。在成语中,羽毛常用来比喻轻微、微小或纤弱的事物。
众人(zhòng rén)的意思:指许多人,大家,众多的人群。
诛茅(zhū máo)的意思:指消除祸害,铲除恶势力。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光朝写给何著作的,表达了对浙东壮丽景色和往昔经历的怀念。首句“曾向东南识大名”表明诗人曾在东南地区有过深刻的体验和认识,浙涛声则象征着壮阔的自然景观和诗人的情感寄托。
“众人欲杀定谁惜”一句,看似暗含对世态炎凉的感慨,暗示了在世俗纷争中,诗人坚守自我,无人理解或同情。他选择“与世不谐空自清”,表明自己不愿随波逐流,宁愿保持高洁的品行。
“浩气养成天地小”进一步展现诗人的豪迈气概,即使面对天地之大,也能保持内心的浩然正气。而“宦情都付羽毛轻”则表达了诗人看淡官场,视仕途如过眼云烟的态度,视官职为身外之物。
最后两句“三山依约诛茅日,头白归来笑李生”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归隐生活,期待在年老时回到自然,以轻松的心情回顾过去,嘲笑那些世俗之人,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洒脱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的回忆,又有对现实的批判和对未来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马中玉春日偶成
京都久客忆归频,准拟江南看早春。
多病馀生万事已,起惊芳意一番新。
东湖水满鱼应乐,南浦波明柳自匀。
玉脸芙蕖容易得,要须叮嘱养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