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公(bā gō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受到贬低、轻视、不受重视。
冰消(bīng xiāo)的意思:冰消指冰融化消失,比喻事物消除或解决。
待得(dài de)的意思:等待得到;等得住
飞蓬(fēi péng)的意思:形容人行走无定所,四处漂泊。
华颠(huá diān)的意思:指人的容貌高雅美丽,举止端庄大方。
劲气(jìn qì)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有力量、有活力、有冲劲。
撩乱(liáo luàn)的意思:引起混乱或困扰,使人心神不宁。
六花(liù huā)的意思:指六朵花,形容事物美好、精彩。
墨突(mò tū)的意思:形容文笔或书法极其优秀,墨迹鲜明。
千丈(qiān z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高或非常深。
秦乌(qín wū)的意思:指蜚短流长,搬弄是非,挑拨离间。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衔耀(xián yào)的意思:指带着自豪和荣誉,展示自己的才能或成就。
烛龙(zhú lóng)的意思:指明火的龙形烛台。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墨突不黔(mò tú bù qián)的意思:形容人的才华出众,文采斐然,不受限制。
- 鉴赏
这首诗《赋雪(其一)》由宋代诗人李正民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花纷飞的景象及其带来的深邃意境。
首句“六花撩乱似飞蓬”,以“六花”点明雪花的形态,形象地描绘出雪花飘洒时的轻盈与纷乱,如同随风飞舞的蓬草,生动展现了雪花在空中翻飞的动态美。
“落处宁分室与宫”一句,诗人将雪花的飘落视作无差别地覆盖一切,无论是室内的温暖还是宫殿的庄严,都被雪花所覆盖,表现出雪花的普遍性和无所不至的特性。
“墨突不黔非减爨,秦乌变白罢盘风”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句以“墨突不黔”比喻炉火未熄,后句以“秦乌变白”象征乌鸦羽毛变为白色,通过这些自然现象的变化,暗示了环境的改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敏感和观察。
“华颠欺我三千丈,劲气输他十八公”两句,诗人将自己与自然界中的事物进行对比,以“华颠”自喻,表示自己年事已高,而“三千丈”则夸张地形容雪花覆盖的广度,表现出雪花的壮观。同时,“劲气输他十八公”则是对雪花力量的赞美,十八公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树木或生物,这里用来形容雪花的强劲与坚韧。
最后,“待得烛龙衔耀至,冰消云卷静归空”两句,诗人想象在烛龙(传说中能吐火的神兽)带来光明之后,冰冻的世界逐渐融化,云朵散去,回归宁静的天空。这一场景既是对自然循环的描绘,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时间、生命以及自然界变化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