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其二邓艾》全文
- 注释
- 宰嚭:伯嚭,春秋时期吴国大臣,因参与谋害伍子胥而被指责。
拜假:古代官职任命的一种方式,此处指接受任命。
曹与马:曹,古代官署名;马,古代官职名,这里泛指官员。
槛车:囚车,用栅栏封闭的车辆,用于押送犯人。
- 翻译
- 对灭掉吴国却不明白要杀掉伯嚭的原因
接受任命何必就不事先咨询他人意见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的《咏史(其二)邓艾》,主要通过历史人物邓艾的事迹进行评论。诗中提到邓艾在灭吴一役中的角色,批评他未能深刻理解权力运作,对于诛杀宰嚭(春秋时期吴国大臣)之事处理不当,没有经过充分咨询就作出决定。接着,诗人指出邓艾接受重任时,无论是曹爽还是司马懿都不在身边,暗示他的权力过大,最终导致悲剧,被囚于槛车之中,不知所终。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权力滥用和决策失误可能导致的后果,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