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行》
《山行》全文
宋 / 赵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翠满衣裳远径分,渐供幽兴诗门

临泉自爱窥筇影,过藓何妨驻屐痕。

因惹断云还倚石,偶看残照学呼猿。

行行却喜无人到,曾为秋来挂梦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照(cán zhào)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后,余辉照耀天空的景象。比喻人离去后,留下的影响还在。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梦魂(mèng hún)的意思:形容梦境逼真,魂魄离体。

诗门(shī mén)的意思:指文学艺术门类,也可指文人学士的聚集地。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行行(xíng x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都很出色、很好。

倚石(yǐ shí)的意思:倚靠在石头上,指依靠他人或物来支持自己。

衣裳(yī shang)的意思:指衣服,也可用来形容衣着。

幽兴(yōu xīng)的意思:幽兴指的是内心深处的喜悦和快乐。

驻屐(zhù jī)的意思:穿上屐鞋停留,形容人长时间停留在某地。

自爱(zì ài)的意思:自己爱护自己,自重自爱。

注释
翠满:形容绿色浓郁。
远径:远处的小路。
渐供:逐渐引发。
幽兴:幽静的情趣。
临泉:靠近泉水边。
窥:偷看。
筇影:竹杖的影子。
过藓:走过长满苔藓的地方。
驻屐痕:留下足迹。
断云:零散的云朵。
倚石:依靠在石头上。
残照:落日余晖。
学呼猿:模仿猿猴的叫声。
行行:行走的样子。
无人到:没有其他人来。
挂梦魂:萦绕在梦中。
翻译
绿意盎然的景色沿着小路延伸,渐渐激发了我深入探索的雅兴。
我靠近泉水,欣赏竹杖倒映的影子,走过苔藓地也不怕留下足迹。
我让飘落的云彩引向石头,偶尔还会模仿猿猴呼唤夕阳。
独自漫步时,我欣喜无人打扰,这美景曾在我秋天的梦境中挂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行时的所见所感。首句"翠满衣裳远径分",以满眼翠绿的景象开篇,暗示了山路两旁生机盎然的自然风光。"渐供幽兴入诗门",表达了诗人随着深入山中,心境愈发清幽,激发了创作的灵感。

"临泉自爱窥筇影",诗人停下脚步,欣赏泉水边竹杖(筇)倒映的影子,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和沉醉。"过藓何妨驻屐痕",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漫步在长满青苔的小径上,留下足迹,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因惹断云还倚石",诗人被飘散的云朵吸引,它们似乎停靠在山石上,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偶看残照学呼猿",捕捉到夕阳余晖下模仿猿鸣的瞬间,展现了诗人闲适而富有情趣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行行却喜无人到,曾为秋来挂梦魂",诗人独自享受这份宁静,欣喜于山中的空旷,甚至这美景曾让他在梦中萦绕,表达了他对山林生活的深深眷恋。

总的来说,赵湘的《山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中行走图,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

作者介绍
赵湘

赵湘
朝代:宋

赵湘(959-993),字叔灵,祖籍南阳(《南阳集》卷一《后感知赋序》),居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据《宋诗纪事》卷五)。太宗淳化三年(992)进士,授庐江尉。四年卒,年三十三(《景文集》卷四五《南阳集序》)。其后以孙赵抃贵,追赠司徒。湘之文扫除排俗,有孙、李遗风。赵湘诗风骨苍秀。
猜你喜欢

寄河中田沃兼呈李渎徵君

未遂去蓬瀛,閒居在舜城。

七弦调似性,万卷记如名。

下榻留山相,敲门认竺卿。

中条与太华,窗里见峥嵘。

(0)

送俞极山人归太华

三峰倚太虚,四岳境难如。

云向中方起,人归绝顶居。

道全忘世态,诗必答天书。

不待辞荣去,还应笑二疏。

(0)

送刘大著赴任益州司理

金口亲除向锦川,一般监郡最荣迁。

从来才已欺鹦鹉,此去冤应雪杜鹃。

迎接僧携筇竹杖,歌谣民写浣花笺。

移风定不妨吟笑,绝唱宜磨玉垒镌。

(0)

送三门发运辛寺丞赴阙

山河仗忠信,尽室去安然。

白浪为行路,红旗认坐船。

禹门辞有燕,隋柳到无蝉。

岂羡乘槎客,风流载管弦。

(0)

和蹇藏用暮秋郊居言怀二首·其二

敢学宣尼叹道穷,闲心何处不相容。

交朋尽笑龟蒙散,邻里偏谙叔夜慵。

晚吹清泠彫万木,残霞红澹映三峰。

为怜今岁于中稔,欲遣儿孙亦务农。

(0)

和夏台知县李尚贤殿直见赠

咫尺县前山,阳城旧掩关。

两衙公务静,三载使星闲。

雪入司房暗,苔侵界石斑。

曾为攀桂客,多谢访林间。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