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寺杂咏·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香山寺中宾阳洞的独特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依岩古洞号宾阳”,开篇点明宾阳洞位于岩石之上,历史悠久,洞穴以其独特的名称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这里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观,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乳窦冬温夏却凉”,进一步描述宾阳洞的神奇之处。冬天温暖,夏天清凉,这种反季节的气候特点,使得宾阳洞成为一处避暑胜地,同时也为洞内环境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龙口喷成珠瀑落”,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将洞内的水流比作龙口喷出的珍珠瀑布,形象地描绘了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的壮观景象。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宾阳洞水势之大,还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力和动态美。
“逝将学海一川长”,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知识海洋的向往和追求。他希望像水流汇入大海一样,不断学习,增长见识,追求知识的无限广阔。这不仅是对个人成长的期许,也体现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宾阳洞这一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入了人文情怀和个人志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赞美,以及对知识与智慧的不懈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日晚晴池上作
雨歇南山积翠明,淡云消尽远天晴。
漪涟不动秋塘静,独拄寒筇绕岸行。
读书灯
读书灯,明暳暳,溪堂故人亲送似。
历落平生未见书,与汝间关几半世。
几年来,味无味,并与青编共捐弃。
半身沦落浙江濆,壁角破圈尘没鼻。
新春忽尔思起废,顷刻工夫依前具。
提入山翁结草庐,永夜虚窗照天地。
圣教衰,异端炽,千古冥行士何事。
人人有此大光明,埋没荒唐渺漫处。
象山翁,天启秘,嫡嗣慈湖更超诣。
陋儒俗学破沉痾,暗室迷途逢宝炬。
读书灯,明一切,不是山翁爱文字。
逢人若问伏羲前,灯下齁齁方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