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邙(běi máng)的意思:北邙是指山的北面,比喻高山或山脉。
不共(bù gòng)的意思:不共指的是彼此之间没有共同点或者没有共同利益。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帝乡(dì xiāng)的意思:指帝王的故乡,也可指非常美好的地方。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河洛(hé luò)的意思:指江河的水流,比喻事物的运行、发展或人们的行动、思维等。
涧瀍(jiàn chán)的意思:指水流湍急的样子。
来会(lái huì)的意思:指人的行为举止得体、得当,符合礼仪规范。
渺茫(miǎo m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确定,没有明确的方向或目标。
南宫(nán gō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行为举止高贵、庄重,也指人的品格高尚、光明正大。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上游(shàng yóu)的意思:指河流的上游,也可引申为事物的起始阶段或最高层次。
逝水(shì shuǐ)的意思: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如流水一样逝去。
双阙(shuāng quē)的意思:双阙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思是两座城门。它用来形容两座城门紧紧相邻,相互对峙的景象。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嵩高(sōng gāo)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也比喻人的品德高尚。
天外(tiān wài)的意思:指超出人们平常所能理解的范围之外。
西苑(xī yuàn)的意思:指宫廷中的后宫。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兴亡(xīng wáng)的意思:兴指兴盛,亡指衰亡。形容事物的兴盛和衰亡。
- 鉴赏
这首《洛阳怀古》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盛符升所作,通过对洛阳这一历史名城的描绘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往昔繁华与今日衰败的深刻思考。
首联“风雨当年卜帝乡,士中还倚上游强。”以风雨起笔,暗示历史的沧桑变化,同时点出洛阳曾是帝王之都,士人在此地显赫一时。这里的“卜帝乡”暗含着对洛阳作为古代政治中心地位的肯定,而“士中还倚上游强”则表达了士人在洛阳的政治影响力。
颔联“涧瀍合处开双阙,河洛分来会北邙。”进一步描绘了洛阳的地理风貌。涧瀍两水交汇之处,双阙耸立,象征着洛阳的雄伟气势;而河洛的分界线与北邙山的交汇,则展现了洛阳周边自然景观的壮丽。这里不仅描绘了洛阳的地理特征,也隐喻了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交融。
颈联“何地南宫临逝水,谁家西苑带斜阳?”将视角转向了洛阳的历史遗迹。南宫与西苑,分别代表了古代帝王的行宫与园林,它们临水而建,夕阳映照之下更添几分凄美。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表达了对往昔繁华景象的怀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尾联“山川不共兴亡异,天外嵩高对渺茫。”总结全诗,指出尽管山川依旧,但人事已非,兴衰更替。嵩山高耸于天际,与洛阳遥相对望,象征着永恒与短暂的对比,以及对历史长河中人类命运的深沉思考。这句诗以景结情,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领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洛阳这座古城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