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登城楼》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在 军 登 城 楼 唐 /骆 宾 王 城 上 风 威 冷 ,江 中 水 气 寒 。戎 衣 何 日 定 ,歌 舞 入 长 安 。
- 注释
- 风威:军威。
险:望而生畏的意思。
水气:指杀气。
寒:不寒而栗。
戎衣:即军装。
定:平定。
歌舞:载歌载舞。
长安:唐的都城。
- 翻译
- 城上军威使人望而生畏,连江中的水都似乎杀气腾腾。
现在,我身穿军装准备战斗,等到平定了天下时,一定载歌载舞进入长安京城。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之战的氛围,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展示了战争与和平的对立。"城上风威冷"一句,营造出一种紧张而严峻的军事氛围,风本无形,却因"威冷"二字而显得异常肃杀,映射出边关战备的紧张气氛。
接着的"江中水气寒"则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描绘,"江中"指的是城下流过的大河,而"水气寒"则是在强调冬日水面上的严寒。这里的"寒"字与上句中的"冷"相呼应,不仅是物理温度的描述,更是一种情感和氛围的渲染。
第三句"戎衣何日定"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结束、能够脱下战服的心切愿望。"戎衣"即军装,"何日定"则是在询问何时才能安定下来,不再需要穿戴这些象征着战争与冲突的服饰。
最后一句"歌舞入长安"描绘了一幅战争结束、百姓欢庆的景象。"歌舞"是古代人民庆祝胜利和平常见的活动,而"入长安"则显示了这种喜悦之情达到了都城,表明了整个国家的欢腾。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将战争与和平、严寒与热闹、边塞与京都等相对立的情境进行了深刻描绘,从而表现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苦难的憧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王霁太博见寄
惜别心情彼此难,想君归去自能安。
轻舟荡桨依平岸,快水流冰下险滩。
梦到亲闻方岁晚,路迎江国少春寒。
牡丹时节西园醉,不得相同一倚阑。
和成都转运判官孙圣微见寄
文章平昔擅才名,使指于今总列城。
甲乙常联榜中第,东西俱作剑南行。
清吟愈觉交朋厚,老别难堪岁月惊。
惟喜归途近霄汉,吾乡留得是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