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壁疑削成,众山比全低。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登 望 楚 山 最 高 顶 唐 /孟 浩 然 山 水 观 形 胜 ,襄 阳 美 会 稽 。最 高 唯 望 楚 ,曾 未 一 攀 跻 。石 壁 疑 削 成 ,众 山 比 全 低 。晴 明 试 登 陟 ,目 极 无 端 倪 。云 梦 掌 中 小 ,武 陵 花 处 迷 。暝 还 归 骑 下 ,萝 月 映 深 溪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登陟(dēng zhì)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攀登高峰。
端倪(duān ní)的意思:指事物的蛛丝马迹或迹象。
还归(hái guī)的意思:归还、归宿
会稽(huì jī)的意思:指人的品行高尚,能够坚守正义,并且不为外界所动摇。
萝月(luó yuè)的意思:指月亮被藤蔓所遮盖,形容月亮被遮挡得不明亮。
明试(míng shì)的意思:明确地试探或考察。
目极(mù jí)的意思:指眼睛的瞳孔极小,形容目光极为集中或专注。
攀跻(pān jī)的意思:指努力爬升、追求更高的地位或境界。
晴明(qíng míng)的意思:晴明指的是天空晴朗明亮,没有云彩和阴霾。在成语中,晴明常用来形容人的眼睛明亮、睿智。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深溪(shēn xī)的意思:形容河流或山谷深邃幽静。
石壁(shí bì)的意思:指坚固、坚定不移的信念或决心。
水观(shuǐ guān)的意思:指人对事物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未一(wèi yī)的意思:未曾一次。
武陵(wǔ líng)的意思:指能武能文、兼具武艺和文化修养的人。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形胜(xíng shèng)的意思:形势优越,胜过其他。
云梦(yún mèng)的意思:指虚幻的梦境或幻想。
掌中(zhǎng zhōng)的意思:指完全掌握、控制某事物。
- 注释
- 望楚山:在湖北寰阳。
传说周时,秦与齐、韩、魏攻楚,曾登此山以望楚,故名。
形胜:优美的风景。
会稽:地名,秦置会稽郡,治所在吴县,地当在今江苏东南部及浙江西部。
隋开皇九年(589)析山阴县置会稽县,唐因之。
攀跻:攀登。
登陟:登上。
端倪:边际,头绪。
云梦:泽名。
武陵:此处当代指桃花源。
萝月:藤萝间的明月。
- 翻译
- 观山水重在形势之胜,襄阳之美超过会稽。
只有最高的望楚山,先前从未来攀陟。
石崖峭壁疑是刀削而成,众山同它相比全都太低。
晴朗的日子一经登上峰顶,极目远眺果然无边无际。
云梦泽只有手掌一样窄小,武陵源在繁花掩映中扑朔迷离。
黄昏后骑马下山归来,透过藤萝明月映在深溪里。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楚山之巅,观赏四周山水美景的壮丽画面。"山水观形胜"一句已设定了全诗的意境,表明在这片广袤的自然风光中,诗人感受到了心旷神怡的美好。
"襄阳美会稽"透露出诗人对于这个地方的怀念与留恋。襄阳历来被誉为江山之美,而这里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部分。
"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跻"表明诗人的目光投向更高远的地方,即便是在这座最高峰上,他也从未真正触摸过那遥不可及的意境。这种超然物外的心态,是古典诗人常有的一种情怀。
接下来的两句"石壁疑削成,众山比全低"则描绘出一幅壮观的画面——山峰如刀削而成,其他诸多高峰在此相比皆显得矮小。这种夸张的手法增强了诗中的视觉冲击力。
"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表现出诗人在清晰的天气中尝试着向更高处攀爬,而眼前的景色却又迷离难辨,让人感到一种神秘莫测的美感。
"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则是诗人借由自然之物——云和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怀。在这里,云如同梦境,轻柔而飘渺;而武陵之花,则让人迷失方向,如醉如痴。
最后两句"暝还归骑下,萝月映深溪"则描绘了诗人日暮时分,骑马返回的景象。萝月,即是初升或即将落下的月亮,它照耀着深邃的溪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不无哀愁的情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与自然合一、超然物外的哲思,同时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