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柳垂春蔓,沙河急暮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张任远前往颍上的场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首句“北谪非吾土,南归下首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开自己所在之地的不舍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友人此行的旅程将充满波折与挑战。接下来,“遥居黄霸治,未遂赤松游”两句,运用了典故,以黄霸喻指友人即将到达的地方治理有方,而“赤松游”则象征着隐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与祝福。
“古柳垂春蔓,沙河急暮流”描绘了一幅春日傍晚的景象,古柳的枝条垂下,春藤缠绕,沙河的水流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湍急,这样的画面既美丽又略带忧伤,仿佛预示着离别的氛围。最后,“离分君莫叹,风壤是中州”则是对友人的安慰与鼓励,意为虽然离别在所难免,但友人前往的地方同样是华夏大地的中心,蕴含着希望与机遇。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对广阔世界的无限憧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矩子名字义
小子尔定孙,来前吾语汝。
尔今既加冠,盍以成人遇。
今尔名以矩,字尔以方叟。
告尔名字义,尔其敬听受。
矩所以为方,是为法度器。
极天下之方,不能外乎是。
在人事而言,不越乎此理。
此理根所性,其本一而已。
散诸事物间,各各有所止。
当然不容易,万殊而一揆。
截截有成法,方正无少陂。
圣人安而行,所欲不踰此。
贤者勉而复,折旋必中矣。
学者思圣贤,于学亦必以。
所择要精明,所执在固致。
法皆自中定,方非由外至。
如或非礼视,是以不法视。
于视为不方,随物而妄伺。
如或非礼听,是以不法听。
于听为不方,随物而妄应。
如或非礼言,是以不法言。
于言为不方,随物而妄宣。
如或非礼动,是以不法动。
于动为不方,随物而妄往。
惟视方而明,不为非礼倾。
惟听方而聪,不为非礼从。
惟言方而信,不为非礼徇。
惟动方而直,不为非礼适。
一一守吾法,私意无容杂。
寻绝枉尺为,乘戒诡遇合。
直道范驰驱,何行不检押。
其可者则与,不可者必拒。
交游自正方,不随不可去。
有善者则从,不善者必克。
处事自正方,不随不善溺。
随物则为圆,非圆特其偏。
同流而合污,在方诚有愆。
先方而后圆,于圆乃可全。
既无一不方,斯无一不圆。
动容皆中礼,从心得孔传。
岂但方之熟,实惟圆之安。
圣法万世在,矩尔其勉旃。
称名惕自省,闻字肃反观。
斯义无尔愧,服膺常拳拳。
《矩子名字义》【宋·陈淳】小子尔定孙,来前吾语汝。尔今既加冠,盍以成人遇。今尔名以矩,字尔以方叟。告尔名字义,尔其敬听受。矩所以为方,是为法度器。极天下之方,不能外乎是。在人事而言,不越乎此理。此理根所性,其本一而已。散诸事物间,各各有所止。当然不容易,万殊而一揆。截截有成法,方正无少陂。圣人安而行,所欲不踰此。贤者勉而复,折旋必中矣。学者思圣贤,于学亦必以。所择要精明,所执在固致。法皆自中定,方非由外至。如或非礼视,是以不法视。于视为不方,随物而妄伺。如或非礼听,是以不法听。于听为不方,随物而妄应。如或非礼言,是以不法言。于言为不方,随物而妄宣。如或非礼动,是以不法动。于动为不方,随物而妄往。惟视方而明,不为非礼倾。惟听方而聪,不为非礼从。惟言方而信,不为非礼徇。惟动方而直,不为非礼适。一一守吾法,私意无容杂。寻绝枉尺为,乘戒诡遇合。直道范驰驱,何行不检押。其可者则与,不可者必拒。交游自正方,不随不可去。有善者则从,不善者必克。处事自正方,不随不善溺。随物则为圆,非圆特其偏。同流而合污,在方诚有愆。先方而后圆,于圆乃可全。既无一不方,斯无一不圆。动容皆中礼,从心得孔传。岂但方之熟,实惟圆之安。圣法万世在,矩尔其勉旃。称名惕自省,闻字肃反观。斯义无尔愧,服膺常拳拳。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6867c6ad22f2c60570.html
别卫山斋
何处桃花源,超然欲高举。
永怀尘外游,遐契烟中侣。
时从清夜阑,默探元化祖。
寻幽得佳胜,将期结茅宇。
任公五十犗,朅来向江渚。
投竿鱼不食,归兴浩莫禦。
遥岑下落日,薄云阁清雨。
扬舲吴淞滨,褰裳采芳杜。
长歌去英淑,未卜重晤语。
相期会有时,散发卧云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