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吴 松 溪 过 淮 宋 /陈 允 平 铁 砚 毛 锥 未 策 功 ,又 携 琴 剑 过 临 邛 。荆 山 有 玉 鸣 朝 凤 ,沧 海 无 珠 走 夜 龙 。浦 口 月 来 僧 馆 榻 ,渡 头 霜 落 客 船 钟 。自 君 别 后 知 音 少 ,空 忆 雁 山 溪 上 松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策功(cè gōng)的意思:通过谋划和计策取得功绩。
渡头(dù tóu)的意思:渡头是指河流或水域的边缘,也可以指渡口的一端。在成语中,渡头比喻事情的关键时刻或转折点。
过临(guò lín)的意思:经历或经受过程中的临界点,即将到来或即将发生的事情。
后知(hòu zhī)的意思:事后才知道,事后才觉察到。指人在事情发生后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不足。
荆山(jīng shān)的意思:指险峻的山峰或山岭。
客船(kè chuán)的意思:指前往远方的船只,也比喻远行的人。
毛锥(máo zhuī)的意思:指极小、极细的东西。
浦口(pǔ kǒu)的意思:指江河入海的口岸,也用来比喻重要的关口或转折点。
僧馆(sēng guǎn)的意思:僧人修行的地方,也指寺庙。
山溪(shān xī)的意思:指山中的小溪流,比喻平凡、朴素、清新的品质或者生活方式。
雁山(yàn shān)的意思:雁山是指山峰形状像飞翔的雁群的山峰。比喻山峰连绵起伏,如同飞翔的雁群。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 翻译
- 还未在坚硬的铁砚上磨砺文笔,又带着琴剑走过临邛城。
荆山中的美玉在清晨发出凤鸣般的声响,深海中没有明珠却能吸引夜晚的蛟龙。
月光洒在江边僧舍的床榻,渡口的霜降敲响了客船的钟声。
自从你离开后,知心的朋友变得稀少,只能空想那雁山溪边的松林。
- 注释
- 铁砚:坚硬的砚台,常用来磨墨写字。
毛锥:毛笔的别称,这里指代写作。
荆山:古代著名的产玉之地。
朝凤:比喻人才或美玉被发现。
沧海:大海,形容广阔无垠。
夜龙:传说中的龙,这里比喻珍贵之物。
浦口:江边,水边的码头。
僧馆:僧人居住的地方。
渡头:渡口,船只停靠的地方。
知音:理解自己、欣赏自己的朋友。
雁山:虚构的地名,可能象征远方或隐居之地。
溪上松:松树,常象征高洁和坚韧,也暗示友人的品格。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允平的《送吴松溪过淮》,通过对友人吴松溪过淮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感慨。首句“铁砚毛锥未策功”暗示友人尚未实现抱负,而“又携琴剑过临邛”则描绘了他带着文武之器,意气风发的形象。接下来,“荆山有玉鸣朝凤,沧海无珠走夜龙”运用象征手法,祝愿友人如美玉般才华出众,能像凤凰一样引来伯乐,或如明珠般在黑夜中也能发光。
“浦口月来僧馆榻,渡头霜落客船钟”描绘了送别场景,月光洒在僧馆的床榻上,渡口的霜降伴随着客船的钟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最后两句“自君别后知音少,空忆雁山溪上松”,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分别后的孤独感,以及对友情的深深怀念,以雁山溪边的松树寄托对友人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生动,既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也流露出对友情的深深眷恋,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题茶梦庵词稿
琴心欲语。向花间、奏出闲情无数。
舞榭歌楼游历处,莫笑词仙吟苦。
旧迹青邱,新声白石,订就金荃谱。
酒杯跌宕,鬓丝休叹迟暮。
曾羡韵事流传,双鬟画壁,唱遍旗亭路。
一笛东风吹梦醒,不是寻常箫鼓。
侧帽狂怀,题琼俊笔,都把红腔度。
江南春暖,客愁堆满烟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