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谓(bù wèi)的意思:不说,不表达。
成事(chéng shì)的意思:成事指成功地完成一件事情,达到预期的目标或结果。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登门(dēng mén)的意思:指主动上门拜访或求助。
倾心(qīng xīn)的意思:用心向某人倾诉真情,表示深深地爱慕或崇拜。
伤心(shāng xīn)的意思:心情受到伤害或痛苦。
绍介(shào jiè)的意思:介绍、引见。
投贽(tóu zhì)的意思:指向别人行贿或投资,以求得个人利益。
无期(wú qī)的意思:无限期限、没有期限。
无复(wú fù)的意思:无法再复原或修复。
兴时(xīng shí)的意思:指事物发展兴盛的时候,应该抓住机遇,积极行动。
疑事(yí shì)的意思:疑问的事情或情况
中兴(zhōng xīng)的意思:指国家、民族或组织在困难时期经历挫折后重新崛起,兴盛发展的意思。
咨疑(zī yí)的意思:指对某事情的真实性或可行性表示怀疑。
作镇(zuò zhèn)的意思:指担任镇守、稳定局面的重要角色,使局势得以稳定。
- 翻译
- 受到侮辱并非因引荐,上门拜访没想到会无期。
全心交谈的话语仍回响,送出名帖后却已悲伤。
治理一方乐于邺水边,惋惜贤才恰逢中兴年。
心中伤感不再有咨询,如同昔时徐孺碑的遗憾。
- 注释
- 绍介:引荐。
无期:没有预料到。
倾心:全心投入。
投贽:送出名帖表示敬意。
建邺水:指邺城,古代中国的重要城市。
中兴时:国家复兴的时代。
咨疑:咨询、疑惑。
徐孺碑:徐稚的碑文,典故,表示贤者之名。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嵲的作品,名为《挽张全真诗二首(其一)》。从内容来看,诗人在表达对故人张全真的怀念之情。张全真,字子敬,是北宋时期的道士,以修炼丹药、羽化登仙闻名于世。
首句“辱遇本非因绍介”表明诗人与张全真的相识并非通过他人的介绍,而是出自内心的尊重和仰慕。紧接着“登门不谓便无期”,则透露出诗人对张全真门庭若市、门客如云的景象的怀念,似乎在表达一种期待与之再次相见的心情。
第三句“倾心问及言犹在”中,“倾心”一词形容诗人倾诉衷肠,如同倾倒心中的思念。而“言犹在”则是说张全真留下的教诲或言语仍然存在,仿佛耳边回响。随后“投贽书成事已悲”,这里的“投贽”指的是诗人向张全真表示敬意和礼物,而“书成事已悲”则表达了诗人在写下这份情感时所感到的悲凉。
第五句“作镇方甘建邺水”中,"作镇"可能是指某种修筑或建筑活动,而“方甘建邺水”则可能是在形容张全真曾经居住的地方,或是一处风景名胜。紧接着的“惜贤尤在中兴时”,诗人表达了对张全真的惋惜之情,认为他是难得的人才,而“中兴时”则可能指的是某个朝代或历史时期的复兴。
末两句“伤心无复咨疑事,还似当年徐孺碑”,诗人感叹没有机会再次询问和探讨张全真的事迹,只能在内心深处保留着对他的记忆。"徐孺碑"可能是指古代某个著名的碑刻,也许是张全真与之相关的历史遗迹。
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张全真的崇敬和怀念,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这位道士生平事迹的深切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