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学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皇帝阁六首·其六》
《学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皇帝阁六首·其六》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汴上初无招屈亭,沅湘近在国南坰。

太官漫解供新粽,谏列应记独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独醒(dú xǐng)的意思:独自清醒,不受外界干扰。

谏列(jiàn liè)的意思:谏言列举,指明缺点或错误。

太官(tài guān)的意思:指官员职位太高、权力过大。

应记(yìng jì)的意思:应当记住或应予重视的事物。

沅湘(yuán xiāng)的意思:沅湘是指湖南的两条大河,沅江和湘江。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两者相连,形影不离的关系。

翻译
汴水之滨本没有招屈亭,沅江湘水却近在国境之南的郊野。
朝廷官员随意地准备着新粽子,但谏官们仍记得要保持清醒的记忆。
注释
汴上:指汴河两岸。
屈亭:招屈亭,用来纪念楚国诗人屈原的地方。
沅湘:沅江和湘江,流经湖南地区。
坰:郊野,偏远的田野。
太官:古代官职,负责宫廷膳食。
漫解:随意地,随便地。
供新粽:准备新的粽子作为节日食品。
谏列:谏官的行列,指负责进谏的官员群体。
独醒:指屈原《离骚》中的‘众人皆醉我独醒’,比喻保持清醒的洞察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题目为《学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皇帝阁六首(其六)》。诗人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对“汴上”(北宋都城开封)与“沅湘”(湖南沅水和湘水,屈原曾流放之地)的联想,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屈原的敬仰和对忠直精神的怀念。

首句“汴上初无招屈亭”,暗示了在当时的开封并没有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招屈亭,暗寓屈原的悲剧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次句“沅湘近在国南坰”则将读者的思绪引向遥远的沅湘地区,屈原的故乡,强调了屈原的精神距离北宋朝廷并不遥远。

第三句“太官漫解供新粽”,“太官”指宫廷中的官员,他们虽然准备了节日的粽子,但诗人认为这并不能真正纪念屈原的精神,只是形式上的供奉。“漫解”二字带有轻视之意,表达出诗人对这种表面行为的不满。最后一句“谏列犹应记独醒”,“谏列”指屈原的忠诚直言,“独醒”形容他清醒地认识到时弊,诗人借此呼吁人们不应忘记屈原那种独立不阿的清醒态度。

整首诗通过端午节的习俗,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屈原忠贞品质的赞扬和对现实的批判,体现了苏辙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对道德操守的坚守。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广信道中

昔日题诗处,重来续胜游。

绿阴初入夏,苍鬓几经秋。

细雨渡头市,孤烟汀际舟。

溪山虽信美,翻恨不淹留。

(0)

读书

一饱无馀事,平生万卷书。

短檠头雪白,端为惜居诸。

(0)

爱山

柳丝稀处见前山,半在云间半雾间。

回首乱红浓翠里,春风啼鸟更绵蛮。

(0)

送师相陈大观文·其五

裴令有心吟绿野,赞皇作意向平泉。

君王夜半思元老,明日金瓯宝墨鲜。

(0)

禹帝祠道中

薰风正欲拂江梅,去岁兹晨宿雾开。

新竹出墙荷贴水,今年潦倒又重来。

(0)

春晚·其一

春及瓜期夏景生,鸣蝉渐欲替啼莺。

蜂臣飞急冲残絮,蚁子行忙碍落英。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