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避暑和游元封夏日閒居十首·其七》
《山中避暑和游元封夏日閒居十首·其七》全文
明 / 佘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地僻宜消夏入林浃旬

云迷丹壑迥,雨濯绿荷新。

伏枕尝药披裘负薪

歌声金石,原宪未全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尝药(cháng yào)的意思:尝试药物的味道或效果

负薪(fù xīn)的意思:指背负着柴草或薪柴,形容负重辛劳。

伏枕(fú zhěn)的意思:指睡觉时枕在脑后的枕头,比喻心中有事情想不开导致睡眠不安宁。

歌声(gē shēng)的意思:指歌唱的声音或歌唱的表演。

浃旬(jiā xún)的意思:形容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即逝。

金石(jīn shí)的意思:指坚固不可动摇的事物,也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披裘(pī qiú)的意思:披着毛皮的衣裳。形容装束华丽,但内心卑鄙。

入林(rù lín)的意思:进入森林

消夏(xiāo xià)的意思:消夏是一个汉语成语,意为度过夏天或消磨夏日。

鉴赏

这首明代佘翔的《山中避暑和游元封夏日閒居十首(其七)》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享受夏日清凉的生活情景。首句“地僻宜消夏”点出环境清幽,适合避暑,接下来“入林已浃旬”强调时间之长,诗人沉浸在这片自然之中。

“云迷丹壑迥”描绘山谷间云雾缭绕,景色深远,而“雨濯绿荷新”则写出雨水滋润下的植物生机勃勃。诗人日常生活中,“伏枕多尝药”体现了他注重养生,有时还需采药自用;“披裘且负薪”则展现了农耕或采集的劳作生活。

最后两句“歌声出金石,原宪未全贫”以歌声比喻诗人内心的充实与满足,暗示虽然物质上可能并不富裕,但精神世界丰富,心境如金石般坚韧,与古代贤人原宪相比,也算不上贫穷。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结尾,展现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作者介绍

佘翔
朝代:明

福建莆田人,字宗汉,号凤台。嘉靖三十七年进士。任全椒知县。与御史议事意见相左,即拂衣罢去,放游山水以终。工诗,有《薜荔园诗稿》及《文草》。
猜你喜欢

浪淘沙慢

暮烟愁,鸦归古树,雁过空堞。南浦牙樯渐发。

阳关歌尽半阕。便恨入回肠千万结。

长亭柳、寸寸攀折。

望日下长安近,莫遣鳞鸿成闲绝。凄切。

去帆浪远江阔。怅顿解连环,西窗下、对烛频哽咽。

叹百岁光阴,几度离别。翠销粉竭。

信乍圆易散,彩云明月。浙水吴山重重叠。

流苏帐、阳台梦歇。暗尘锁、孤鸾秦镜缺。

羞人问、怕说相思,正满院杨花,落尽东风雪。

(0)

赠东皋恭行人

重门临驿路,几向月中开。

殿势江山合,钟声云水来。

长吟松溅瀑,久定石生苔。

九品金沙观,青莲次第栽。

(0)

句·其一

椒兰平酒酌,簠簋散香箕。

(0)

蒙知府宠示秋日郡圃佳制遂侍杖屦逍遥林水间辄次韵四篇上渎台览·其四

一笑聊开口,千忧不上眉。

林深受风得,柏老到霜知。

小憩逢筠洞,幽寻及枳篱。

愿公勤秉烛,裁咏枣离离。

(0)

客里

客里东风起,逢人只四愁。

悠悠杂唯唯,莫莫更休休。

窗影鸟双度,水声船逆流。

一官成一集,尽付古河头。

(0)

招张仲宗

北风日日吹茅屋,幽子朝朝只地炉。

客里赖诗增意气,老来唯懒是工夫。

空庭乔木无时事,残雪疏篱当画图。

亦有张侯能共此,焚香相待莫徐驱。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