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全文
- 鉴赏
这首诗《雪松》由明代诗人张宁所作,通过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描绘了雪中松树坚韧不拔的形象,以及诗人对松树品格的赞美。
首句“蓝关疋马瘦停鞍”,以“蓝关”点明地点,暗示环境的艰苦与险峻;“疋马”指单骑,表现了行旅的孤独与艰辛;“瘦停鞍”则形象地描绘出在恶劣环境中,马匹因疲惫而停下,无法继续前行的情景。这一句不仅勾勒出一幅苍凉的画面,也暗含了诗人自身经历的艰难与挑战。
次句“羝窟天荒汉节残”,“羝窟”可能是指北方的荒野之地,“汉节”则是古代汉族使者出行时所持的符节,象征着权力与使命。此句通过“天荒”和“汉节残”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同时也隐喻了诗人面对困境时坚守信念的决心,即使在荒凉之地,也不忘自己的使命与责任。
后两句“一纸家书人不到,开封犹带旧衣寒”,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虽身处异乡,但心中仍挂念家人,一封家书寄托了他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然而却未能送达。即便如此,当他打开信封时,仿佛还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与慰藉。这里的“旧衣寒”既指衣物的破旧,也象征着内心的寒冷与孤独。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深深眷恋,以及在艰难环境中依然保持内心温暖的人生态度。
综上所述,《雪松》通过描绘雪中松树的形象,以及诗人对松树品格的赞美,展现了其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抒发了对家庭的深情与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周文学膺奖二首·其二
吴楚东南际,贤豪本代兴。
之子挺灵异,匹练应初生。
童龄擅芳誉,弱冠扬徽称。
操瑟竟难合,明经待晚成。
遇我闽海曲,示我郢中声。
训士力崇古,何嫌世俗轻。
游扬渐以广,乘时起令名。
终当策高足,万里扬前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