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雷雨即将来临的景象,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首句“片云头上一声雷”,以“片云”作为切入点,形象地展现了乌云密布的天空中突然响起的一声雷鸣,预示着一场大雨即将来临。这里的“头”字运用巧妙,不仅强调了雷声的突兀与震撼,也暗示了乌云的低垂和逼近。
次句“欲到冠山风引回”,描述了风力之强,足以将即将降落在冠山上的雨水吹回。这里通过“引回”二字,既表现了风的强大,又赋予了自然现象一种动态的美感,仿佛是大自然在主动调控这场雨的走向,充满了神秘与和谐。
第三句“窗外忽传林叶响”,转而从听觉角度描绘了雨前的自然声响。随着雨势的临近,窗外的树木开始发出沙沙的响声,预示着雨将至。这一句通过“忽传”二字,营造出了一种突然而至的紧张感,同时也增加了诗歌的现场感和期待感。
最后一句“坐看飞雨入楼来”,则是全诗的高潮所在。诗人坐在室内,静静地观察着窗外的雨景,只见雨滴如同飞箭一般,纷纷扬扬地落入楼内。这句诗不仅描绘了雨的形态,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和独特感受,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雷声、风力、林叶响动和飞雨入楼的细腻描绘,成功地捕捉了夏日雷雨来临前后的自然景观和氛围,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谦上人听雪窝次韵
幻境依空立,初不在营构。
譬如空中花,过眼安得久。
上人清虚室,置之无何有。
心超三观妙,离净复离垢。
英英玉生辉,况值越之昼。
前身乃雪峰,后身应雪窦。
夜闻落叶声,滕六肆驰骤。
朔风号枯桑,猛若狮子吼。
炉头懒残芋,邀我速相就。
我本有发僧,俗缘嗟逗遛。
昔也求一玄,今焉白自守。
寥寥入无声,寂寂破诸漏。
兹聆阳春曲,一洗平生疚。
载歌白战诗,千军当却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