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模铅里靥,月写黛中蛾。
《奉和七夕宴悬圃应制二首·其一》全文
- 翻译
- 女子在河边望着浅浅的银河,想象着与爱人乘着仙鹤渡过秋天的银河。
双方心中都缠绕着离别的愁绪,庆幸能有这一夜的相聚,仿佛织机上的梭子也停了下来。
星光仿佛是她脸上铅粉描绘的笑容,月光映照出她眉毛中如蚕蛾般的美丽。
如何度过这个夜晚呢?长久以来总是饱受分离之苦。
- 注释
- 牛闺:指女子的居室,这里代指女子。
浅汉:浅浅的银河,此处比喻河流。
鸾驷:鸾驾,指仙鹤拉的车,比喻美好的交通工具。
秋河:秋天的银河,象征阻隔男女双方的障碍。
两怀:双方的心中。
萦别绪:心中充满离别的思绪。
一宿:一夜的时间。
停梭:织布时梭子停止,比喻时间暂停,享受相聚的时光。
星模:星光模仿,映照。
铅里靥:古代女子面妆中的笑靥,用铅粉点饰,这里形容女子的美丽。
月写:月光照耀,描绘。
黛中蛾:眉毛中像蚕蛾一样弯曲细长的部分,形容眉形之美。
奈许:如何,怎样面对。
今宵度:度过今晚。
长婴:长期遭受。
离恨多:很多离别的痛苦。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牛郎织女相会之景的诗,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开篇“牛闺临浅汉,鸾驷涉秋河”,以生动的画面勾勒出牛郎织女相会的场景,水边的牛郎和天上的织女都在各自的领域中准备着这次难得的相聚。
“两怀萦别绪,一宿庆停梭”则展现了两人对此刻珍贵时光的珍惜与享受。他们把握住这短暂的团聚,愿意让时间在这一夜里静止。
接下来的“星模铅里靥,月写黛中蛾”用比喻手法描绘了天上星辰和月亮下的美好景致,烘托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奈许今宵度,长婴离恨多”,则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分别的无奈与哀愁。诗人通过这句诗传递了一种对美好时光不能长久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别离所带来痛苦的预期。
整首诗以精致的笔触和深情的意境,展现了牛郎织女相会的浪漫与悲凉,同时也折射出了古人对于爱情美好而又脆弱的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煎茶
吾生嗜苦茗,春山恣攀缘。
采采不盈掬,浥露殊芳鲜。
虑溷仙草性,崖间取灵泉。
石鼎乃所宜,灌濯手自煎。
择火亦云至,不令有微烟。
初沸碧云聚,再沸雪浪翻。
一碗复一碗,尽啜袪忧烦。
良恐失正味,缄默久不言。
须臾齿颊甘,两腋风飒然。
飘飘欲遐举,未下卢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