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用 刘 汀 洲 左 顾 亭 韵 宋 /袁 说 友 杖 屦 东 风 欲 滥 巾 ,小 舟 重 泊 一 亭 春 。醉 看 梅 月 无 新 语 ,老 与 溪 山 作 故 人 。意 气 不 惊 双 白 鬓 ,功 名 忍 负 百 年 身 。我 来 又 续 题 诗 柱 ,敬 为 刘 郎 细 拂 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拂尘(fú chén)的意思:拂尘是指用扇子或拂尘轻轻拂扫,比喻轻轻地触动或扫除。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滥巾(làn jīn)的意思:形容衣物破烂不堪,毫无价值。
刘郎(liú láng)的意思:指年轻貌美的男子。
梅月(méi yuè)的意思:指冬季的时候,梅花盛开,月色明亮。形容寒冷的冬夜中,梅花的清香和明亮的月光给人带来温暖和安慰。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意气(yì qì)的意思:形容人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充满自信和活力。
杖屦(zhàng jù)的意思:指代老年人的步履缓慢,需要拄着拐杖行走。
作故(zuò gù)的意思:编造谎言或故事
- 翻译
- 手执竹杖和布鞋,春风中漫步,小船停靠在春天的亭子边。
喝醉了看梅花和月亮,没有新的言语可说,与山水成为老朋友。
豪情壮志不减当年,尽管双鬓已斑白,却不愿辜负一生的功名。
我再来这里续写诗篇,恭敬地为刘郎擦拭柱子上的灰尘。
- 注释
- 杖屦:手杖和鞋子,代指诗人出行。
东风:春风。
滥巾:随意漫步。
小舟:小船。
重泊:再次停泊。
梅月:梅花和月亮,代表美景。
新语:新鲜的话语。
溪山:溪流和山川。
故人:老朋友。
意气:豪情壮志。
双白鬓:两鬓斑白。
百年身:一生。
题诗柱:在柱子上题诗。
刘郎:对友人的称呼,此处可能是诗人对刘姓朋友的尊称。
拂尘:擦拭灰尘。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的作品,他以刘汀洲左顾亭的韵脚进行创作。诗中描绘了春天来临之际,诗人乘着春风,步履轻健地来到亭子边,小舟停泊,满眼春色。他醉眼看梅花盛开,月色皎洁,却感到没有新的言辞能表达此刻的感受,仿佛与溪山已成老朋友。
诗人感叹岁月匆匆,两鬓斑白,但仍保持着意气风发的态度,不愿辜负此生的功名。他来到此处,不仅是为了欣赏美景,更是要续写诗篇,如同为刘郎擦拭尘埃,展现出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亭子历史的尊重。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珍视时光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览柏中允兼子侄数人除官制词因述父子兄弟四
纷然丧乱际,见此忠孝门。
蜀中寇亦甚,柏氏功弥存。
深诚补王室,戮力自元昆。
三止锦江沸,独清玉垒昏。
高名入竹帛,新渥照乾坤。
子弟先卒伍,芝兰叠玙璠。
同心注师律,洒血在戎轩。
丝纶实具载,绂冕已殊恩。
奉公举骨肉,诛叛经寒温。
金甲雪犹冻,朱旗尘不翻。
每闻战场说,欻激懦气奔。
圣主国多盗,贤臣官则尊。
方当节钺用,必绝祲沴根。
吾病日回首,云台谁再论。
作歌挹盛事,推毂期孤鶱。
官定后戏赠(时免河西尉,为右卫率府兵曹)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
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
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甫昔时尝客游此县图样
诏许辞中禁,慈颜赴北堂。
圣朝新孝理,祖席倍辉光。
内帛擎偏重,宫衣著更香。
淮阴清夜驿,京口渡江航。
春隔鸡人昼,秋期燕子凉。
赐书夸父老,寿酒乐城隍。
看画曾饥渴,追踪恨淼茫。
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
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
老耻妻孥笑,贫嗟出入劳。
客情投异县,诗态忆吾曹。
东郭沧江合,西山白雪高。
文章差底病,回首兴滔滔。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时任华州司功)
七月六日苦炎热,对食暂餐还不能。
每愁夜中自足蝎,况乃秋后转多蝇。
束带发狂欲大叫,簿书何急来相仍。
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蹋层冰。
上牛头寺(牛头山在郪县西南,下有长乐寺)
青山意不尽,衮衮上牛头。
无复能拘碍,真成浪出游。
花浓春寺静,竹细野池幽。
何处莺啼切,移时独未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