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行杂诗·其二》
《山行杂诗·其二》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古风

飞梁度嶰壑,坡岮渐修曼

连峰互晖阴,触目情态换。

登顿已云疲,腹饥亦思饭。

谁知山径长,去路过半

四顾一人山头日将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触目(chù mù)的意思:形容景象或事物引人注目、令人震撼。

登顿(dēng dùn)的意思:形容事物高峰或巅峰状态。

飞梁(fēi liáng)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能力出色。

过半(guò bàn)的意思:超过一半,多于一半

连峰(lián fēng)的意思:指山峰接连不断地延伸或连绵起伏的山脉。

情态(qíng tài)的意思:指人的情绪和态度。

去路(qù lù)的意思:指前途或出路被堵塞,无法继续前进。

山头(shān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顶端或最高处。

山径(shān jìng)的意思:山径指的是山间的小道,引申为偏僻、幽静的地方。

四顾(sì gù)的意思:四处看望、环顾四周

修曼(xiū màn)的意思:指修饰美化、装点的意思。

一人(yī rén)的意思:指独自一人,没有他人陪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山间小径上的所见所感。开篇“飞梁度嶰壑,坡岮渐修曼”,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间桥梁跨越深谷,山路蜿蜒曲折,展现出山势的险峻与壮美。接着“连峰互晖阴,触目情态换”,写出了山峰在阳光下或明或暗,变换着不同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登顿已云疲,腹饥亦思饭”两句,诗人表达了行走之苦,以及肚子饥饿时对食物的渴望,生活的真实感跃然纸上。紧接着“谁知山径长,去路甫过半”,感叹山道漫长,自己才走了一半路程,预示着旅途的艰辛还远未结束。

最后,“四顾无一人,山头日将旰”,四周空无一人,只有太阳即将西沉,营造出一种孤寂而略带悲凉的氛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行的艰难与孤独,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此日湖源回展叔颖书颇及往岁经行暨诸同志赏梅花之一笑急景相催又复几年感而有作因寄叔颖并呈子楚

忆昨越溪曲,官梅正发时。

追随连日饮,酬唱几篇诗。

淡伫看人意,清香许自知。

凭谁将恨寄,为说鬓成丝。

(0)

乐饮

何意亲杯杓,初期乐性真。

若教狂胜德,多被酒忘身。

谈笑交情密,氤氲酒力醇。

劝酬如错杂,莫过两三巡。

(0)

与郑侍郎

还却天官尺一书,清时有味保悬车。

公年尚壮去何蚤,古道谁言今不如。

南部方开新榜丽,西清人说旧游疏。

半簪白发无拘束,不用黄精自扫除。

(0)

和谹父分洞庭柑

林屋仙丹色外妍,清泉香雾总堪怜。

不知自落人间后,三寸黄金直几钱。

(0)

以豆豉送谹父

吴楚家山一水分,金山僧饭饱知闻。

莼丝煮菜无消息,盐豉聊供旧使君。

(0)

题伯兄新楼

步转层楼四望宽,了无一面欠云山。

龙分玉脊隆隆起,溪露银波隐隐寒。

诗思细摩僧塔峭,壮心不下女墙闲。

仲宣百尺登高卧,未必当时得恁安。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