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夺人(duó rén)的意思:形容非常引人注意或吸引人的。
寒光(hán guāng)的意思:寒冷的光芒,形容光线冷酷、锋利或刺眼。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会得(huì de)的意思:指能够领会、理解某种道理、道理的人。
究理(jiū lǐ)的意思:探究事物的真相和道理。
理理(lǐ lǐ)的意思:理解、明白
日照(rì zhào)的意思:阳光照射、明亮。
问禅(wèn chán)的意思:指向禅师请教禅宗心法或禅理。
眼中(yǎn zhōng)的意思:眼睛里的中心,指非常重视、看重的对象。
直饶(zhí ráo)的意思:形容言辞直率,毫不拐弯抹角。
- 鉴赏
这首诗《颂(其二)》由唐代的克符道者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与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境。
首句“夺境不夺人”,意为虽然外界环境或情境可能改变,但人的内心本质不会被改变,强调了个人内在精神的独立性。接着,“寻言何处真?”则提出了对言语表象背后真实意义的质疑,引导读者深入思考语言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问禅禅是妄,究理理非亲”两句,进一步探讨了禅学与真理的追寻过程中的困惑。禅宗往往以否定的方式寻求超越,这里的“妄”和“非亲”表达了对传统认知和情感依赖的质疑,暗示了在追求真理的路上,需要超越表面现象和情感的局限。
“日照寒光澹,山摇翠色新”描绘了一幅清晨阳光照耀下的山水图景,寒光与翠色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这不仅是对外在自然美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平静与和谐状态的象征。
最后,“直饶玄会得,恬似眼中尘”表达了即使理解了宇宙的奥秘,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依旧如同眼中的尘埃一般微不足道。这种说法体现了道家哲学中“无为而治”的思想,即在追求知识与真理的同时,保持内心的淡泊与宁静,不因外在的成就而改变内心的平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以及自我认知的深刻洞察,以及在追求真理过程中保持内心平静的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