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鸡啼雨过,山臼带云舂。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夜(bàn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深夜时分。
波涛(bō tāo)的意思:形容波浪汹涌澎湃的样子。
禅榻(chán tà)的意思:指修行者在禅室或寺庙里坐禅的床榻,也泛指修行者的座位。
从容(cóng róng)的意思:指态度镇定从容,不慌不忙,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孤灯(gū dēng)的意思:指孤单寂寞的景象或处境。
鸡啼(jī tí)的意思:指黎明时分,鸡鸣声传遍大地,象征新的一天开始。
倦游(juàn yóu)的意思:指旅行疲劳,对游玩失去兴趣和激情。
客意(kè yì)的意思:指客人的意思或意见。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卧龙(wò lóng)的意思:指隐藏在某个地方,暂时不表现出来的人才或潜力。
野寺(yě sì)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缮、管理的庙宇或寺院。
竹鸡(zhú jī)的意思:指人在外表上装得像样,实际上没有真才实学或者没有真本事。
-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宿龙潭寺》描绘了诗人旅途疲惫后在寺庙中暂住的情景。首句“倦游借禅榻”表达了诗人旅途劳顿,暂借禅床休息的场景,流露出淡淡的孤寂与疲态。次句“客意稍从容”则写出他在这种宁静环境中心情逐渐平静下来。
接下来的两句“落日江船鼓,孤灯野寺钟”,通过傍晚时分江上船只的鼓声和寺庙内孤独的钟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深沉的氛围。诗人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竹鸡啼雨过,山臼带云舂”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环境,竹林中的鸡鸣声伴随着雨后的清新,山间石臼在云雾缭绕中发出舂米的声音,增添了山寺生活的质朴与宁静。
最后两句“半夜波涛作,长潭起卧龙”,以深夜的波涛汹涌和潭水中的暗喻,寓言般地展现出龙潭寺所在之地的神秘与壮丽,同时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激荡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龙潭寺的环境和诗人的心境,展现了元代文人旅途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