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时从他迷,悟时听他悟。
《偈颂二十首·其十九》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杨(bái yáng)的意思:指人的形象或事物的特征与白杨树相似,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特点鲜明、突出。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日落(rì luò)的意思:日落,太阳从地平线下降,天色渐暗的现象。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落、结束或消亡。
时听(shí tīng)的意思:时刻倾听,时时警惕
杨树(yáng shù)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事物的本质。
有力(yǒu lì)的意思:力量充沛,有能力,有影响力。
白杨树(bái yáng shù)的意思:指人物形象或事物特征与白杨树相似,多用于形容人物或事物的高大、挺拔、威严等特点。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如珙的作品,名为《偈颂二十首(其十九)》。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禅宗的修行观念和对世间现象的理解。诗中“迷时从他迷,悟时听他悟”强调了在迷惑与觉悟之间的顺其自然,不必强求,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醒悟时刻。“九牛虽有力,拽之不可住”运用比喻,说明即使力量强大如九头牛,也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日落又黄昏,风吹白杨树”描绘出日常景象,暗示世间万物都在不断流转,唯有心境的转变才是永恒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随缘而行的思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