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果州·其四》
《送李果州·其四》全文
宋 / 刘宰   形式: 五言绝句

昔吾有先正走卒司马

忧国等忧家,人物君其亚。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人物(rén wù)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才能、地位等方面的特点或特征。

司马(sī mǎ)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有才华的人。

先正(xiān zhèng)的意思:指事情发生之前就能预料到结果,也指事先做好准备。

忧国(yōu guó)的意思:忧国是指为国家的兴旺和民众的福祉而忧虑担心。

走卒(zǒu zú)的意思:指低级、卑微的人或职位。

翻译
从前我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他的士兵们都尊称他为司马。
他对国家的忧虑如同对家庭的忧虑,他的才德在众人中仅次于国君。
注释
昔:从前。
吾:我。
有:拥有。
先正:前辈。
走卒:士兵。
称:称呼。
司马:古代官职,这里指有威望的将领。
忧国:忧虑国家。
等:同样。
人物:人材,人物。
君:国君。
其:代词,相当于‘他’。
亚:次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宰的作品,名为《送李果州》。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追忆先辈的正直品格,以及对国家和家庭同等程度的忧虑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念和处世态度。

"昔吾有先正,走卒称司马。" 这两句诗表明了诗人的家族曾经出现过德行高尚、受到人们尊敬的人物。这里的“先正”指的是品德高尚的祖先,而“走卒称司马”则显示出他们在社会上的威望和地位,即使是普通士兵也会以能成为他们手下的司马为荣。

"忧国等忧家,人物君其亚。"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家庭同样深切的忧虑。他认为,对于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来说,无论是国家的大事还是家庭的小事,都应该关心并给予相同程度的重视。这也反映出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作者介绍
刘宰

刘宰
朝代:宋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偶感

泡影浮生梦幻身,十年南北寄红尘。

穷通有命归与好,风月相期满剑津。

(0)

平岚亭

平岚亭寄半天身,閒向栏干独倚频。

往事有怀谁共笑,归云无意自相亲。

神仙窟宅幽明境,花木园林上下春。

斗绝一台疑是此,不须低首看红尘。

(0)

再寄及之·其一

眼淩霄汉气横秋,未壮吾年似白头。

病态问人皆笑老,壮图何处始知休。

还因往事悲今事,难得新游比旧游。

霅水越溪风信好,尺书多幸屡相投。

(0)

还乡有感

别来身在利名边,三十春风两少年。

问劳只闻新子弟,悲欢还见旧山川。

客尘况味今无念,雨露情怀夙有缘。

不向洞霄归未得,此官犹是地行仙。

(0)

送王道原判官

言无枝叶色无尘,自是中间已悟真。

且免此生占噩梦,更从何处卜通津。

徘徊州县谙多事,荏苒江湖过几春。

三已转官归吏隐,莲花池上友何人。

(0)

圆石六题·其一迎晖亭

始自旸谷见,馀霞敛微明。

亟从林末动,幽禽发清声。

群阴既扫迹,众象聊遣情。

捲帘取遥望,挥毫写初迎。

行乐自此始,勿为多事萦。

一世如过隙,顷刻宁可轻。

胜概岂虚置,倒樽慰浮生。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