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界的风雨与光明的对比,同时融入了佛教的哲理思考。"风潇潇,雨潇潇",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凄凉、动荡的氛围,风声雨声交织在一起,仿佛自然界在诉说着某种不为人知的故事。接着"黑漫漫,明皎皎"形成鲜明的对比,黑色与白色,暗与明,象征着世间万物的两面性,同时也暗示着光明与黑暗、善与恶、生与死的对立统一。
"过去灯明佛,面皮厚多少"这一句则引出了深刻的哲学思考。"灯明佛"可以理解为内心的光明,是信仰、智慧或道德的象征。而"面皮厚多少"则是对内心光明程度的疑问,意在探讨个体内心深处的纯净度和修行的深度。这句话鼓励人们反思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否足够明亮,是否真正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引入了佛教的教义,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内心的纯净以及修行的重要性。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深邃与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络纬吟
梧桐叶黄风露清,槿花篱落莎鸡鸣。
花间叶底振双羽,夜凉何处无秋声。
秋声嘈嘈断还续,非丝桐兮复非竹。
冰茧春缲槛外车,寒机晓转窗前轴。
贫家少妇魂梦惊,起来搔头向月明。
南邻北舍悄无语,听此凄凉泪暗倾。
去年养蚕抵作赋,一丝不得添襦裤。
破衣无絮过残冬,儿女啼寒双肘露。
今年二月卖新丝,卖丝得米充腹饥。
荒居萧条生理薄,冬来依旧寒无衣。
红楼女儿好颜色,银甲弹筝按商拍。
满身罗绮倩人扶,十指何曾亲纺绩。
秋宵沈沈更漏迟,牙床醉枕珊瑚欹。
芙蓉花娇殢春梦,耳边那暇听莎鸡。
莎鸡年年报秋节,岂识人间欢怨别。
人间欢怨可奈何,一笑长歌醉明月。
《络纬吟》【明·陈颢】梧桐叶黄风露清,槿花篱落莎鸡鸣。花间叶底振双羽,夜凉何处无秋声。秋声嘈嘈断还续,非丝桐兮复非竹。冰茧春缲槛外车,寒机晓转窗前轴。贫家少妇魂梦惊,起来搔头向月明。南邻北舍悄无语,听此凄凉泪暗倾。去年养蚕抵作赋,一丝不得添襦裤。破衣无絮过残冬,儿女啼寒双肘露。今年二月卖新丝,卖丝得米充腹饥。荒居萧条生理薄,冬来依旧寒无衣。红楼女儿好颜色,银甲弹筝按商拍。满身罗绮倩人扶,十指何曾亲纺绩。秋宵沈沈更漏迟,牙床醉枕珊瑚欹。芙蓉花娇殢春梦,耳边那暇听莎鸡。莎鸡年年报秋节,岂识人间欢怨别。人间欢怨可奈何,一笑长歌醉明月。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5067c6f724e9fc0185.html
题望云思亲图
凉飙拂林黄叶飞,愁心断绝江天涯。
南音几度寄秋思,故国欲归仍未归。
朅来时陟北山屺,目断孤云几千里。
音书久旷南飞鸿,乡心每逐东流水。
怀哉岁月成蹉跎,庭闱垂老白发多。
宦程况复隔淮越,夕阳芳草情如何。
情如何,那堪论,丈夫为国须致身。
君不见太行立马一回首,至今犹记河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