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慈溪永安寺·其四》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佛教寺庙的向往与敬仰之情。首句“白云为衣山作床”,以自然界的白云和高山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超脱,仿佛他已融入了自然之中,穿着白云,躺在山巅,心境宁静而自由。次句“足力苦短情偏长”,表达了诗人虽然身体的行动能力有限,但内心的情感却异常丰富,对佛教的信仰与追求并未因身体的局限而减弱。
接着,“会须绣佛镫前去”一句,预示着诗人将来必定会前往寺庙,与佛灯相伴,这是一种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对佛教文化的深切认同。最后,“寒夜同烧清净香”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希望在清冷的夜晚,与寺庙中燃烧的香火一同净化心灵,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和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宜春道中赠邢公昭二首
清江台上读君诗,颇欲相从慰所思。
何意昌山夜止宿,忽成风雨对床期。
以酒钱送明叔二绝代简
酒钱时乞故怜苏,三百青铜寄与沽。
砚水长枯肺仍渴,可兹涓滴所能濡。
游仰山欲游兰若不果怀混融二首
欲寻兰若尉知名,獭迳桥头水乱鸣。
引领白云人甚远,纵游谁解饮渊明。
与成父自信同舟到饶分路而别以诗送之三首
我自飘零更汝居,贱贫骨肉不相收。
马家堤上休停骑,愁有居民说故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