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枯知凤馁,瓶涩验天寒。
事往心方省,穷来交渐宽。
这首诗名为《京师夜坐》,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深夜在京师独坐时的内心世界和外界环境。
首联“兀坐酲酲闷,读书字字难”开篇即点出诗人独自坐在夜晚的京城,因酒意未消而感到昏沉,读书时却觉得每个字都难以理解,暗示了内心的烦躁与困扰。
颔联“竹枯知凤馁,瓶涩验天寒”运用象征手法,竹子枯萎显示凤凰无食可觅,水瓶干涩则表明天气寒冷。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喻了诗人处境的艰难与生活的困顿。
颈联“事往心方省,穷来交渐宽”转而表达对过往经历的反思以及在困境中人际关系的变化。在经历了种种事情后,心灵得以沉淀,对人情世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在贫穷的环境中,朋友间的交往变得更为纯粹和真诚。
尾联“微官犹窘我,赢马日长安”则揭示了诗人的社会地位与生活状态。即使身为小官,仍感压力重重,难以摆脱困境;而远方的长安,似乎代表了理想与希望,但现实中的他却只能在困境中挣扎。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心上添秋,庭中泻暑,又是他乡七夕。
玉藕青菱,往事尽成于邑。
恰今宵、小雨孤灯,是去年、背人面壁。
任灵鸟、渡尽天孙,天涯孤客正萧瑟。
休言会少离多,堪叹美人黄土,抚今追昔。
叠水崇山,杳渺梦魂都隔。
疏棂外、几阵楸梧,夜阑时、一腔蟋蟀。
又何心,卧看牵牛,去听高楼笛。
展七曾闻乞巧赊,应怜鹿鹿度年华。
重陈旧雨浑如梦,细看新茎未及瓜。
天教国香呈瑞种,我矜地主有灵葩。
从今画院添佳话,郑赵风流未足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