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名为《寻梅漫兴》,作者是清代诗人昌仁。诗中以禅宗的意象入手,"指月拈花"象征着禅宗的智慧和直指人心的教义,暗示了佛法中的不言之教与直观体验。"悟来原不落啼筌"进一步表达了领悟真理后超越言语和逻辑的境地,强调了禅修的直觉和顿悟。
"有人问我西来意",这里的"西来意"通常指的是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的教义,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和追求。最后一句"花在枝头月在天"则以自然景象作结,寓言般地传达出禅宗所追求的超脱世俗,物我两忘的境界,花与月象征着永恒与纯粹,寓意禅者的内心世界与宇宙自然的和谐统一。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诗句,展现了诗人对禅宗哲学的深入理解和感悟,以及对生活与自然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惜红衣·其三昔与吴社诸子及二窗泛石湖,连句和白石疏影词,有甚时重看金波,来熨小红裙幅之句。今来莫愁湖看荷花,诸子已远,独偕二窗,对莫愁复忆小红,对二窗复忆诸子也
莲叶香中,柳丝影里,六朝金屋。
花艳如人,人还艳如玉。
一双燕子,惯七二鸳央同宿。枨触。
江上远山,学当年眉绿。鸥边睡熟。
飞梦吴天,秋心正凄独。今宵料得,客在石湖曲。
载个闹红单舸,熨遍小红裙幅。
把此时幽怨,分付两枝横竹。
凤凰台上忆吹箫·其二游顾氏园即事,用前韵
飞絮斜阳,落花微雨,旧家门巷红深。
谢画檐蛛网,多罥残英。
十载欢场恩怨,都分付、浅醉闲吟。
春如梦,梦还如水,送了光阴。烟轻。
羃薇似帐,坐□□□栊,一碧无情。
向绿波低照,怜我怜卿。
话到五□□□,把鹃心又换鸥心。
归来也,吴天晕黄,眉月窥城。
扫花游·其二初春江上载酒,有怀
断云做暝,正水驿无花,画船来悄。雪残未扫。
看阊门半掩,那知春到。久欠西施,莫共吴王斗草。
系孤棹。叹人远五湖,归雁都杳。心事空缥缈。
对残霸宫城,旧家池沼。追游趁早。
画十年影事,东风吹帽。江上初梅,笑我垂垂欲老。
暮寒峭。问青篷载愁多少。
木兰花慢.戊辰重九,南普陀寺后最高处舒眺。寺后石壁有同年成都岳尧仙嗣佺偕龙阳易实甫顺鼎及陈粒唐昌昙光绪乙未重九题名篆刻
荡云愁海思,俯空阔、作重阳。
奈大地秋风,无边落木,万感沧桑。高冈。
更穷望眼,指青天、一发是家乡。
斜日搔馀短鬓,暮潮咽断清商。徜徉。藓壁经廊。
寻篆刻、吊诗狂。叹当年铸错,虚名画饼,招蜀怀湘。
魂伤。悼今感旧,记京华、选胜共萸囊。
休觅残僧话往,有人独立苍茫。
念奴娇.乙丑归自庐陵,僦屋东湖,未果,经苏圃有怀云卿,用竹垞韵
半弓方罫,叹闭门种菜,东湖栖泊。
锦水花潭家万里,心事汉阴聊托。
孺子亭南,澹台墓北,暂寄田居乐。
碧鲜朱槿,望秋先补篱落。
休说识字耕夫,南山种豆,歌罢还孤酌。
束帛千旌愁搅睡,蛮语懒参戎幕。
一语知几,故人多谢阖户舟藏壑。
汉书留案,去时忘挂牛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