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黄 岩 溪 宋 /孙 应 时 得 雨 溪 声 壮 ,无 风 云 气 多 。山 花 依 翠 竹 ,滩 石 乱 寒 莎 。樵 父 谷 中 出 ,牧 儿 牛 背 歌 。逢 人 间 尘 世 ,扰 扰 意 如 何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尘世(chén shì)的意思:指人世间的尘土世界,泛指俗世间的喧嚣纷扰、浮躁繁杂的世界。
翠竹(cuì zhú)的意思:翠竹指的是绿色的竹子,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或环境清幽的地方。
风云(fēng yún)的意思:风云指的是风云变幻,形容世事变化快速,多用来形容人物的兴衰或事物的变迁。
牧儿(mù ér)的意思:指年幼的牧童。
樵父(qiáo fù)的意思:指樵夫,比喻勤劳质朴的人。
扰扰(rǎo rǎo)的意思:指连连扰乱、打扰。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山花(shān huā)的意思:山中的花朵,比喻出类拔萃的人或物。
无风(wú fēng)的意思:形容没有风或者没有风势。
溪声(xī shēng)的意思:溪流中传来的声音,比喻清脆悦耳的声音。
云气(yún qì)的意思:云气是指云彩的形态和气象变化,也用来比喻人们的言行举止。
风云气(fēng yún qì)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有非凡的气魄和才华。
- 注释
- 得雨:下过雨后。
溪声:溪水声。
壮:响亮。
无风:没有风。
云气:云朵和空气。
多:浓厚。
山花:山间的野花。
依:依靠。
翠竹:青翠的竹子。
滩石:河滩上的石头。
乱:杂乱。
寒莎:寒冷的莎草。
樵父:砍柴的人。
谷中:山谷里。
牧儿:放牧的孩子。
牛背:牛背上。
尘世:世俗世界。
扰扰:纷扰。
意:心情。
如何:怎么样。
- 翻译
- 雨后的溪水声音洪亮,没有云彩的天空气息浓厚。
山中的野花依附在翠绿的竹子上,河滩上的石头杂乱地散落在寒冷的莎草间。
樵夫从山谷中走出,牧童在牛背上唱着歌。
遇到行人,他们询问尘世的纷扰,心中感受如何。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间风光图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与内心情感的抒发。
"得雨溪声壮,无风云气多。" 这两句写出了黄岩溪在细雨之后的景象,溪水奔腾的声音显得格外雄壮,而天空中虽然没有大风,但云层厚重,充满了湿润的气息。这不仅描绘出自然界的变化,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山花依翠竹,滩石乱寒莎。" 山间的花朵缀于青翠的竹丛之中,而溪边的滩石上则覆盖着杂乱无章的野草。这两句生动地展示了黄岩溪周遭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
"樵父谷中出,牧儿牛背歌。" 这里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图画:樵夫在山谷中出现,而牧童则坐在牛背上高声歌唱。这两句通过对劳作场景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平凡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逢人问尘世,扰扰意如何。" 诗人在与他人相遇时,询问关于尘世间的事情,他们的心情是否烦扰。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关切以及内心的不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黄岩溪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山中樵夫、牧童等人物生活场景的生动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情感寄托和对生活本真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波动与对尘世间烦扰的关注。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山水田园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何斯举戒食牛
饥肠慕膻腥,如渴待拾汁。
虽穷爪掌劳,不助唇吻湿。
属厌能几何,忍复贵难得。
三牺良可哀,一割倘未急。
贪夫恣糜烂,梁稻委鹅鸭。
鸾刀久纷纶,馀胾犹在羃。
宁思百亩间,功大等黔赤。
翻令杂鸡豚,就死不见白。
置食为三叹,起坐或忘帻。
若人妙箴规,隐恻鬼神泣。
由仪见古风,未使斯文缺。
药石知良医,乐饵止过客。
仁言可绅书,善应知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