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纱并丽帛,样新价亦别。
每缣数千钱,拙工乱裁截。
曾知有贫者,冬夏皆皮裂。
不事(bù shì)的意思:不愿意做事或不肯努力工作。
裁截(cái jié)的意思:裁剪和剪断。
称身(chèn shēn)的意思:合适;适宜;合身
冬裘(dōng qiú)的意思:指人们在寒冷的冬天穿着暖和的裘皮衣服,比喻得到了保护或得到了满足。
精洁(jīng jié)的意思:指内容简练、表达精确的特点。
适宜(shì yí)的意思:合适、适合
夏葛(xià gě)的意思:指夏天的衣物已著,表示天气炎热。
些小(xiē x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况很小、微不足道。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修行(xiū xíng)的意思:指修炼道德修养,追求心灵的升华和境界的提高。
衣服(yī fú)的意思:指穿在身上的服装。
已不(yǐ bù)的意思:已经不再,已经不是
中心(zhōng xīn)的意思:指事物的核心、重点或最重要的部分。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比鲜明的人生境遇。开篇“衣服贵适宜,冬裘与夏葛”两句,讲述了衣物的贵贱应季节而变化,既有冬日的温暖裘袄,也有夏时的凉爽轻布。这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品质的关注和审美。
接着“眷兹修行人,初不事精洁”两句,则转向内心修为之人的态度,他们最初并不追求外在的华丽与干净。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脱物欲、崇尚简约的心境。
然而,“轻纱并丽帛,样新价亦别”几句,又回到现实生活中衣着的多样性和价值差异,每一件衣物都有不同的价格和装饰。这是对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一种描绘,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物质享受的不同追求。
“每缣数千钱,拙工乱裁截”两句,则描写了一种奢侈浪费的情形,每一匹布都价值连城,但却被不精通针线的人随意裁剪,这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对财富的挥霍,也隐含着一种对这种行为的批评。
“些小未称身,中心已不悦”几句,则转向个人情感的体验,即便是有些许不合身的衣物,也已经让人心生不满。这表明了诗人对于生活品质的挑剔和对完美的追求。
最后,“曾知有贫者,冬夏皆皮裂”两句,则是一个强烈的对比。与上述奢侈浪费的情形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那些贫穷的人们,不论冬夏,他们的衣物都已经破烂,以至于皮肤都能看见。这是对社会不平等的一种控诉,同时也是对生活困苦者的深刻同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不同阶层、不同心态下的人们对于衣着的态度和境遇,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观察以及内心世界的深邃。
旭日舆轮动,言追河曲游。
纡馀出紫陌,迤逦度青楼。
前驱掩兰径,后乘历芳洲。
春色江中满,日华岩上留。
江风传葆吹,严华映采斿。
临涡起睿作,驷马暂停辀。
侍从荣前阮,雍容惭昔刘。
空然等弹翰,非徒嗟未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