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成和(chéng hé)的意思:
和合;调和。《庄子·田子方》:“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或为之纪而莫见其形。”《文子·上仁》:“积阴不生,积阳不化,阴阳交接,乃能成和。”《宋书·乐志二》:“合气成和,苍生欣戴。三灵协瑞,惟新皇代。”
道宫(dào gōng)的意思:指道家的宫庭,也用来比喻人心灵纯净、远离尘世的境地。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宫墙(gōng qiáng)的意思:指宫殿内的墙壁,也借指守卫险要的地方。
归途(guī tú)的意思:指回家的路途。
金柝(jīn tuò)的意思:比喻人的才华出众,有着非凡的才能和品德。
九成(jiǔ chéng)的意思:指很大的比例或数量,接近百分之九十。
乐奏(lè zòu)的意思:形容音乐演奏得非常好,动听动人。
礼分(lǐ fēn)的意思:礼貌和分寸
秋雨(qiū yǔ)的意思:秋天的雨。
三献(sān xiàn)的意思:指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忠诚、敬意或谦逊,而多次献上自己的贡献或供奉。
天河(tiān hé)的意思:指银河,也可比喻广阔的水域或水系。
吾道(wú dào)的意思:指自己的道理、原则、信仰等。也表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受他人影响。
星斗(xīng dǒu)的意思:指星星闪烁的样子。比喻光彩照人,才华出众。
雨露(yǔ lù)的意思:雨露是指雨水和露水,比喻对人民的关怀、帮助和恩惠。
玉珂(yù kē)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仪表出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仲秋时节,国学举行祭祀活动的庄严与肃穆氛围。首句“吾道宫墙在”点明地点,暗示祭祀场所的神圣性。接着,“清秋雨露多”以自然景象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为后续描述铺垫情感基调。
“礼分三献肃,乐奏九成和”两句,通过“三献”和“九成”的仪式细节,展现了祭祀活动的庄重与和谐,体现了古代礼仪的严谨与美感。其中,“三献”指的是古代祭祀时向神灵或祖先献上三次祭品的仪式,“九成”则可能指音乐演奏的次数或层次,象征着对神灵的崇高敬意和虔诚之心。
“夜静传金柝,庭虚听玉珂”描绘了夜晚祭祀时的场景,金柝(古代军队中用于传递信号的器具)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回响,玉珂(装饰马鞍的玉饰)的碰撞声在空旷的庭院中清晰可闻,这些细节进一步强化了仪式的庄重与肃穆感。
最后,“归途灯火远,星斗耿天河”以诗人归途所见的景象收尾,灯火在远处闪烁,银河中的星星明亮而恒定,这样的画面既美丽又富有哲思,仿佛在暗示着祭祀活动不仅是一次仪式性的行为,更是一种连接过去与未来、人与宇宙之间精神上的沟通与对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仲秋国学祭祀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文化中对仪式、礼仪的重视,以及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的和谐共存关系,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嘲飞卿七首
曾见当垆一个人,入时装束好腰身。
少年花蒂多芳思,只向诗中写取真。
醉袂几侵鱼子缬,飘缨长罥凤凰钗。
知君欲作闲情赋,应愿将身作锦鞋。
翠蝶密偎金叉首,青虫危泊玉钗梁。
愁生半额不开靥,只为多情团扇郎。
柳烟梅雪隐青楼,残日黄鹂语未休。
见说自能裁袙腹,不知谁更著帩头。
愁机懒织同心苣,闷绣先描连理枝。
多少风流词句里,愁中空咏早环诗。
燕支山色重能轻,南阳水泽斗分明。
不烦射雉先张翳,自有琴中威凤声。
半岁愁中镜似荷,牵环撩鬓却须磨。
花前不复抱瓶渴,月底还应琢刺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