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渡晃州月,暮宿清浪馆。
惟饥常梦餐,孰寒不念煖。
牧事贵不扰,此理良可忖。
勿以小何伤,剪爪惧肤损。
百忧(bǎi yōu)的意思:形容烦恼、忧愁非常多。
饱煖(bǎo nuǎn)的意思:指食物充足、温暖。形容生活富裕、温馨。
何伤(hé shāng)的意思:表示没有什么可伤心或可悲的事情
讵能(jù n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或人的能力非常有限,不能胜任某项任务或达到某种要求。
明训(míng xùn)的意思:明确的教诲或忠告
搦管(nuò guǎn)的意思:指以欺凌、威胁等手段迫使别人屈服或顺从。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屈伸(qū shēn)的意思:屈曲和伸展身体,形容人的活动、行动或心思的自由度。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忝窃(tiǎn qiè)的意思:以自己的能力或成就不足以与他人相比,感到惭愧和羞耻。
迢递(tiáo dì)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行程漫长。
王程(wáng chéng)的意思:指事情或计划的进展和结果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比喻事情已经进行到了最后一步。
微躬(wēi gōng)的意思:微躬是指微小的躬身行礼,表示非常恭敬地向人行礼。
先民(xiān mín)的意思:指古代的祖先或先辈。
学道(xué dào)的意思:学习道德修养和道德准则。
一方(yī fāng)的意思:一方指一个地区或一个人。
用短(yòng duǎn)的意思:用尽、耗尽
忧满(yōu mǎn)的意思:形容忧愁、烦恼的心情非常沉重。
这首诗《促程》是明代诗人黄衷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心境与思考。
首句“晨渡晃州月,暮宿清浪馆”描绘了诗人清晨渡过晃州,夜晚投宿在清浪馆的情景,以时间的流转暗示行程的匆忙。接着“迢递岂不劳,王程讵能缓”表达了旅途的艰辛与不可停歇的公务压力,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挣扎。
“学道三十年,小技惭搦管”中,“学道三十年”可能暗指诗人长期致力于学问或道德修养,“小技惭搦管”则表达了对自己技艺或成就的谦逊态度。这反映了诗人既追求内在精神的成长,又自知有限的自我认知。
“忝窃藩一方,微躬百忧满”进一步揭示了诗人作为地方官员的复杂心情,既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感,又有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的忧虑与疲惫。
“惟饥常梦餐,孰寒不念煖”通过日常生活的小细节,展现了诗人对基本生存需求的关注,以及对温暖与舒适生活的渴望。这种对日常琐碎的关怀,体现了诗人的人文情怀。
“矧兹饱煖情,如系屈伸腕”则将饱暖之情比作束缚,形象地表达了对自由与限制的思考,以及对内心真正渴望的追求。
“牧事贵不扰,此理良可忖”强调了治理国家或地方事务时应避免过度干涉,保持适度的原则,体现了诗人对政治智慧的理解。
最后,“勿以小何伤,剪爪惧肤损。先民此明训,行哉善用短”告诫人们不应因小事而烦恼,要懂得适时放手,避免伤害自己。引用先贤之言,倡导了一种明智的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也蕴含了对社会、自然、人性等多方面的思考,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