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欲非公绰,卑栖岂士元。
岁晚才难并,诗成泪有痕。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颜伯珣所作,题为《八月望后际堂诸子携酒过馆舍时将去正阳》。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首句“不欲非公绰”暗含对高尚品性的追求,不愿像公绰那样选择不当;“卑栖岂士元”则表达了对士人的自谦和对理想职位的向往,暗示自己并未得到应有的赏识。
“旧耕思土鼓”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可能是在感叹过去的劳作生活;“新彦望金门”则寓言了对入仕的渴望,希望能得到朝廷的青睐。“岁晚才难并”感慨时世艰难,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诗成泪有痕”则流露出诗人创作时的感伤情绪,诗中的情感深沉而真挚。
最后两句“白头看衮衮,多尔在中原”表达了诗人年华已逝,但仍关注着国家大事,希望有更多像自己一样的人能在中原这片土地上发挥作用。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个人的志向与感慨,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和高尚的人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