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无渡河三首·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公无渡河”为题,借用了《诗经》中的一句名言,表达了对渡河者的劝阻与担忧。诗中的“谗言孔多”,意指外界的流言蜚语如洪水猛兽,给渡河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困扰。诗人通过这句话,暗示了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中,人们往往受到各种非议和误解的影响。
接下来,“不见申屠,负石投河”这一句,运用了典故。申屠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因被诬陷而自杀。这里借申屠的故事,表达了对渡河者可能面临的困境和无奈选择的同情。负石投河,象征着面对无法承受的压力时,个体可能会做出极端的选择,以此来摆脱困境或证明自己的清白。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人在社会中所面临的复杂人际关系和道德困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下个体可能做出的艰难抉择。它不仅是一首对特定情境下的个人命运的感慨之作,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信任缺失和道德压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严次山
四年栖岭表,三岁客海东。
人生贵安适,奔走成何功。
去年喜归来,山花春蒙茸。
弟侄各捧觞,一笑生华风。
南山多紫芝,北山多白薇。
云空汗漫台,月午生凉辉。
俯仰仅一载,脂车复征西。
岂以丈夫志,万里犹庭闱。
岂以名山川,待公亲品题。
故园松桂林,一一含贞姿。
何时赋归来,毋令久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