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病六言十首呈竹溪·其三》全文
- 注释
- 昔:从前。
似:像。
子期:古代善于听音的人,俞伯牙的朋友。
善:擅长,善于。
听:倾听。
今:如今。
如:如同。
祈父:古代官名,负责祭祀和军事,这里比喻听力不好。
不聪:听力不佳。
怕:担心。
有:存在。
学人:学习的人,弟子。
问话:提问。
向道:回答说。
老僧:年老的僧人。
害:因...而有。
聋:聋哑,听不见。
- 翻译
- 从前像钟子期那样善于倾听,如今却像祈父般听力不佳。
担心有学徒会来问我问题,只好说老僧耳朵已聋。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老病六言十首呈竹溪(其三)》。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自嘲与幽默,他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时的听力,表达了年老后身体机能下降的无奈。"昔似子期善听"一句,用古代知名的耳聪者子期来形容自己的过去,是一个夸张的说法,显示出诗人对听力的自信。而"今如祈父不聪"则是对自己年迈后听力下降的哀叹,通过古代耳聋者的典故——祈父来强调自己的听力已大不如前。
诗人的这种幽默感和自嘲,也反映了他面对人生无常和身体机能衰退时的豁达态度。"怕有学人问话,向道老僧害聋"则是诗人担心自己听力不好,可能会误解别人的问题,从而引发尴尬的情形,因此他幽默地将这种担忧归咎于一个虚构的"老僧",显得既可笑又不免让人感到些许凄凉。整首诗通过对听力变化的描述,展现了诗人面对老龄生活的智慧和幽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和陈漕使仙湖韵
莫是西湖,分一派、残波剩碧。
闲问著、莺仙丹事,老榕知得。
荇水带长鸥踏损,柳风絮暖鱼吞入。
只前山、依旧汉时青,晴还湿。亭疏好,何消密。
花少好,无多植。听黄鹂三请,要诗翁出。
消渴泉斟寒玉液,留题石剥苍苔色。
叹而今、翻羡□南春,乾坤窄。
履方携姜坦道诗卷相过为书其后
姜侯同乡井,忆昨初见时。
春风头陀庵,快作六字诗。
一别十五年,漂流各萍转。
君携此轴来,如觌故人面。
淤泥青莲花,本自不受尘。
得钱付酒保,往往遭谤嗔。
眷言方遐思,相从问消息。
清狂犹曩时,须发幸未白。
我贫过孟郊,何敢以诗鸣。
拟办黄篾舫,去寻白鸥盟。
怀人暮云碧,忧国寸心折。
安得癯仙来,共醉望沙月。
题天开图画
使君新筑北城隈,举酒标名绣斧来。
一览江山因胜地,四时图画自天开。
坐令宋史空盘礴,岂有并刀解剪裁。
暇日莫辞频领客,年丰无事好衔杯。